3月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会议议程和人大工作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并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张业遂介绍,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于3月5日上午开幕,3月20日上午闭幕,会期15天半,比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时间稍长,这主要是由大会的议程决定的。
这次大会共有十项议程,第一至第三项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第四项、第五项议程是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监察法草案。第六至第八项议程是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第九项议程是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第十项议程是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张业遂介绍,这次大会将举行八次全体会议。几次全体会议后,将分别举行宪法宣誓仪式,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必将更好地体现宪法尊严,彰显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
张业遂介绍,3月20日上午,大会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将在人民大会堂3楼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各位副总理陪同。
答记者问
关于修宪
问:为何在此时间节点进行修宪?将考虑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修宪?
答:对宪法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审议和通过宪法修正案,是本次大会一项重要任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
张业遂说,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对现行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张业遂说,修改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动。这次修改宪法的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问:有一些评论担忧,中国在向外输出的中国模式是要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和规则,您认为这符合事实吗?
答:党的十九大全面总结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中国通过自身发展给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特别是为世界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发展和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认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国都需要独立自主地根据本国国情来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既不输入外国模式,也绝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若有些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感兴趣,我们愿意同他们讨论与分享,但绝不会强加于人。
在国际秩序问题上,我们不是要推倒重来,搞颠覆替代,而是坚持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要推动改革的是不适应时代发展、不符合各国共同愿望的国际规则。中国愿意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问:制定监察法、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哪些问题?
答: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是国家监督制度的顶层设计,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
国家监察委员会就是中国特色的反腐败工作机构,同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监察法就是反腐败的国家立法,通过制定监察法,实施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对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构建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于中美关系
问:2018年中美关系是否会面临更多的冲突,包括贸易、军事以及意识形态方面?
答:关于中美关系,我认为这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中美两国建交已经39年了,建交39年来,两国关系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也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有别,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甚至分歧是正常的,但这些不同、分歧并不必然导致对抗。关键是双方要客观、准确地看待对方的战略意图,把握好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如果基于错误的判断或者假设来制定政策,将会损害两国关系,带来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关于朝鲜半岛形势
问:中方对朝鲜半岛形势下步走向怎么看?
答:一段时间以来,朝韩双方围绕平昌冬奥会进行对话合作,半岛形势出现了缓和。我们乐见这种积极的变化,希望各方能够抓住有利的机遇,把当前这种缓和的态势延续下去。
可以说,朝美是朝鲜半岛问题的主要当事方,如果把朝韩关系和朝美关系比作两个轮子的话,我们希望朝韩关系这个轮子能够继续转下去,希望朝美关系这个轮子能够尽快地转起来。也就是说,我们希望看到朝美双方能够尽早启动对话。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