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3月5日 星期

历时3个月 帮扶125个贫困家庭
漯河晚报第四届“暖冬行动”圆满结束
“暖冬行动”小组到召陵区贫困户家中慰问。本报记者 朱 红 摄
志愿者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土城王村贫困户家中慰问。本报记者 朱 红 摄
志愿者为召陵区老窝镇程庄村贫困户送去新棉衣。
本报记者 朱 红 摄

□本报记者 朱 红

张玲玲

于文博

2017年11月7日,漯河晚报第四届“暖冬行动”正式启动,至2018年2月7日圆满结束,历时3个月。其间,300多名志愿者冒着严寒,为我市125户贫困家庭送去了现金和米、面、油等物资,也为他们送去了暖心的问候和深深的祝福。据了解,漯河晚报“暖冬行动”举办四年来,共帮扶贫困家庭400多户。

历时3个月

帮扶125户贫困家庭

2017年11月7日,本报刊发了第四届“暖冬行动”正式启动的新闻,介绍了相关情况。我市众多爱心团队、爱心企业和志愿者看到后,纷纷找到“暖冬行动”小组,主动要求参与进来,为“暖冬行动”增添力量。

正式启动后,“暖冬行动”小组开始征集贫困家庭名单,然后由各个爱心团队进行实地走访,进行入户调查,确定最后的帮扶名单。同时,各爱心团队、企业开始筹集棉衣、保暖衣、爱心善款等,其中和谐家庭幸福基金会捐出4万元,其余各团队共捐出善款1万多元。

此次行动看望的贫困家庭分布在全市各县区,不仅分散,一些贫困家庭还比较偏远。为了不遗漏一户,每周志愿者们和记者都要反复核实名单、物资等,然后趁着周末时间,分批将米、面、油、棉衣、棉被等过冬物资以及现金送到贫困家庭,确保落实到位。经过3个月不辞辛劳的奔波,本报“暖冬行动”小组和志愿者们共为125户贫困户送去了温暖,圆满完成既定目标。

汇聚爱心善举

300多名志愿者踊跃参与

漯河晚报第四届“暖冬行动”自启动以来,得到广泛响应和帮助,和谐家庭幸福基金、漯河公益志愿者、三铭吾公益中心、漯河星火志愿团、情暖沙澧爱心公益联盟、舞阳青年志愿者协会和漯河市爱心爸妈公益团等爱心团队,以及漯河市预防保健门诊部眼科、印象山城火锅店、河南新领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临颍县光明眼科医院、于氏济恩堂、贵州德厚酒业豫南运营中心、时光印象怀旧主题旅馆 、7天连锁酒店(漯河交通路新玛特广场店)等爱心企业都伸出了热情之手。另外,还有许多志愿者不辞辛劳,冒着严寒,积极参与到本次行动中来。

2018年1月13日,天气阴冷,路面上尚有积雪未化,漯河晚报“暖冬行动”小组和爱心爸妈公益团的志愿者赶至舞阳县,慰问这里的16户贫困家庭。雪路泥泞,部分车辆不慎陷入泥里,志愿者们纷纷动手帮忙抬车。“能把自己的爱心送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再冷的天,心里也是暖和的。”志愿者于洋说。

传播社会正能量

“暖冬行动”收获满满

在漯河晚报“暖冬行动”看望慰问的贫困家庭中,有的家庭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有的是孤寡老人,有的家里几口人都身有残疾。当志愿者带着慰问物资看望他们时,很多人都感动地流下眼泪。

田振英家在郾城区城关镇许洼村,她今年46岁,丈夫不久前去世,家中有3个孩子和3个老人需要照顾,其中两个孩子正在上学,两位老人患有疾病。全家靠田振英一个人支撑。2018年1月17日,志愿者们到田振英家中看望,为她送去了物资和现金,鼓励她坚强生活。田振英紧紧拉着志愿者的手,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暖冬行动”中,记者也常常收到来自贫困家庭的感谢信息,他们朴实的话语,让记者和志愿者倍感温暖。

“第四届‘暖冬行动’得以圆满完成,离不开所有爱心志愿者的努力和辛苦付出,谢谢大家。以后我们会一如既往,奉献自己的爱心,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与我们一路同行。”漯河晚报“暖冬行动”小组负责人说。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