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3月6日 星期

传承雷锋精神 共育社会新风

3月5日,在烟厂花园,天桥街道漓江路社区举办学雷锋纪念日活动。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在我市,雷锋精神学习传承情况如何,市民和志愿者开展了哪些活动?当天,记者走上街头,进行了调查采访。

雷锋精神传承不息

“您知道学雷锋纪念日是哪一天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十位市民,大多数人都能脱口而出。“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我上小学的时就记住了这个光荣的日子。”36岁的市民李晓健告诉记者。

不但学雷锋纪念日记得准,多数市民对雷锋精神也有着准确的理解。“雷锋身上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他心中有着坚定的信仰,对革命事业和人民群众有着深深的爱。”43岁的市民陈香丽告诉记者,“雷锋说过‘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震撼着我。”

接受采访的市民纷纷表示,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新时代中,雷锋精神不但不会过时,而且更能体现出超越时空的价值。从事了近30年教育工作的市民张清河对记者表示:“当下,全体中华儿女都在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社会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正能量,这就是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焕发蓬勃生机的体现。”

好人好事就在身边

正如张清河所言,近年来,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了,广大市民积极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为雷锋精神谱写出新的时代注脚。

从事餐饮服务行业的市民谢灿辉就遇到过许多身边的“活雷锋”。“干服务行业,接触的人多了,明显感觉到现在社会越来越和谐,人们越来越有爱心。有一次,我多找一位顾客50块钱,他离开十几分钟后发现了,又给我送了回来,让我特别感动。”谢灿辉告诉记者。

其实,谢灿辉本人也有着一副热心肠。做餐饮十几年,他遇到过多次顾客把钱包、手包等物品落在店里的情况,每次他都妥善保管,最后物归原主。

类似这样的好人好事,记者在采访中还听到了许多,从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到不留姓名为贫困地区捐款,善行不论大小,都成了学习雷锋、甘于奉献主旋律中的响亮音符。

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谈起生活中的雷锋精神,市民们感受最真切的还要数人数日益庞大、服务日益贴心的志愿服务队伍。近年来,我市的志愿服务者们深入社区、学校、家庭,哪里有需要帮助的群体,哪里就有他们无私奉献的身影。

在市区烟厂花园,每周六都会迎来做志愿服务的天桥义工,受到了人们一致好评。居住在附近的市民郭维先老人告诉记者:“志愿者们的服务太周到了,就拿理发来说,比理发店理得还认真,非常感谢他们,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无论是日渐壮大的志愿服务队伍,还是做好事不留名的普通人,他们共同用奉献精神筑起了城市的美好和谐,让雷锋精神传承得更深远,更辉煌。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