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本地民生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3月13日 星期

健身器材 别让孩子单独玩

在市区大学路某小区,几个孩子正在健身器材上玩。

□文/图 本报记者 吴艳敏

姚晓晓

气温回暖,不管是广场上还是小区内的健身器材又开始受到不少家长和孩子的偏爱。这些健身器材给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时,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前不久,武汉一名8岁女童被一种叫“太极推揉器”的健身器材夺去了生命。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一些广场和小区进行了调查采访。

走访:

健身器材成了孩子的玩具

3月11日,记者走访了市区的多个小区,发现一些市民带着孩子在健身器材区玩耍。年龄稍大点儿的孩子,甚至一个人在玩健身器材。在海河路一小区,健身器材锈迹斑斑,但立式挡板却吸引了不少小朋友争相玩耍,许多家长都是远远地站着在聊天或者玩手机。

记者看到一名五六岁的小女孩踩在立式踏板上晃动,在踏板后面则站着好几个小孩儿,如果踏板晃动的幅度稍大,就会撞到后面的孩子。而此时,家长根本没有注意到孩子这边的危险。

经过此处的彭女士告诉记者:“我女儿就是玩健身器材受了伤。周六下午,我带着她到楼下健身器材玩,女儿站在踏板后面,一个孩子荡的幅度太大,踏板一下子撞到了我女儿,造成腿部受伤。都怪当时我太疏忽,孩子在健身器材上玩,家长一定要在旁边看着,以防意外。”彭女士说。

记者在走访多个小区后发现,孩子们玩起健身器材花样多得超乎想象。有的孩子两只脚放在踏板上,还和同伴比赛谁荡的高;有的孩子爬上压腿杠,和同伴嬉闹;有的孩子则趴在秋千上不停地转圈,家长虽站在一旁,但未制止孩子们的危险动作。孩子们俨然把这些健身器材当成了玩具。

当记者问家长,孩子一个人玩不需要看着吗?这位家长则无所谓地告诉记者:“没事儿,健身器材看着很安全,不会有啥危险的。”

调查:

健身器材多为成人标准

“小区里孩子太多了,天气好的时候,经常看到他们来玩。”在市区人民路一小区里,正在带孩子玩的王老伯告诉记者,小区里的健身器材旁,最常见的就是老人和孩子,老年人喜欢健身,会上去练一练,孩子也习惯上去玩,健身器材旁边就像是个小型游乐场。

对于这些健身器材是否都适合儿童玩耍,记者询问了多名市民,均称未注意过,难以判断,只是在平时发现有些器材的尺寸与儿童的身材不符,没想过会伤到孩子。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有些小区的健身器材旁,竖立有安全使用说明,提醒儿童使用时应有成人监护。同时,健身器材上分别有使用注意事项,其中健骑机就明确说明不适合儿童使用。

“有的健身器材不适合孩子玩,这个我不清楚。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玩,我也会来凑热闹。我家宝宝4岁了,他玩健身器材的时候,都是我看着他。这些健身器材都是铁制品,怕伤着孩子了,但该注意哪些问题,我还真的不清楚。”家住黄河路某小区的刘女士说。

在大学路某小区,记者看到几个只有一米左右的小朋友在玩“太空漫步”,他们双脚踏着摆动板,手却够不到扶手,摇摇晃晃地让人捏一把汗。

该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李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小区内的户外健身器材大多都是成人的型号,对儿童来讲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

“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很多的时候都是孩子一个人独自玩耍。特别是这几天,天气比较好,一到下午,健身器材附近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玩耍,小到两三岁,大到十来岁都有。有的家长带着孩子来玩也不照看孩子,只顾聊天。孩子稍微动作不对,就会磕到。”

部门:

应正确使用健身器材

“市区各个社区健身器材的管理目前是各区管理,家长带孩子玩之前要看清器材上的标注。”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每个县区都会不定时对各个小区和广场上的健身器材进行巡查,有损坏报修由巡查队统一负责。”

“我们一直很重视小区健身器材的安全隐患排查。现在的健身器材在设计时就有分类,哪些适合儿童、哪些适合成人都有标注。在玩之前家长要先看一看,是不是适合孩子玩,不适合的就不要去玩。”该工作人员提醒,“不时发生的儿童因为健身器材受伤事件让我们很痛心,大人在孩子玩耍时一定要时刻监护。”

该工作人员还提醒家长,孩子们好奇心强,会把健身器材当成玩具。儿童在使用健身器材时,大人千万不能只顾着聊天。要正确使用健身器材,远离已损坏的器材,如发现零部件损坏的器材不要使用,要及时联系小区物业工作人员。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