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宣布3项措施回应英方
俄外交部网站当天登载公告说,自本月4日英国索尔兹伯里市发生“中毒”事件以来,英方对俄罗斯进行了挑衅和无端指责,因此俄方决定对英方采取3项回应措施。
公告说,俄外交部宣布23名英国驻俄使馆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要求他们在一周内离开俄罗斯。鉴于俄英两国相互派驻的领事机构数量不对等,俄方决定依据相关国际法关闭英国驻圣彼得堡总领馆。由于无法确定英国文化协会在俄境内的“身份地位”,俄方决定终止其在俄罗斯的活动。
俄外交部还表示,如果英方继续对俄方实施不友好行为,俄方保留对英方采取其他回应措施的权利。
据俄媒体报道,在发布上述公告前,俄外交部于3月17日早些时候召见了英国驻俄大使布里斯托,并向他递交包含上述回应措施的照会。
俄罗斯驻英国大使雅科文科3月16日告诉媒体记者,遭英方驱逐的俄方外交官及其家人定于3月20日回国,总共大约80人,其中外交官相当于驻英使馆现有外交人员的40%。
据英国媒体报道,俄罗斯前情报人员斯克里帕尔及其女儿3月4日在英国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市街头昏迷。英警方说,两人中了神经毒剂。英政府称俄罗斯“极有可能”与此事有关。英国首相特雷莎·梅3月14日说,英国已决定采取包括驱逐23名俄罗斯外交官在内的一系列报复措施。
斯克里帕尔现年66岁,1999年从俄罗斯情报总局退役,2006年由法庭判处监禁,罪名是向英国提供情报。2010年,俄罗斯与美国交换落网谍报人员,斯克里帕尔获释,随后定居英国。
英俄各自着手推进调查
英国与俄罗斯围绕前俄方间谍在英国遭人“下毒”的口水仗16日升级。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直接指认俄罗斯总统普京,声称“极有可能是他下令使用神经毒剂”。
约翰逊3月16日声称,围绕“下毒”事件,英方所做的一切以普京和俄罗斯政府为目标,不针对俄罗斯民众。“我们在与普京政府争论,我们认定极有可能是他下令在英国街头使用神经毒剂。”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3月16日否认有“清晰证据”显示俄罗斯牵涉这一事件,认定身为外交大臣的约翰逊把普京与斯克里帕尔遭遇“毒杀”企图相关联“违反所有外交礼仪规范”,“从外交角度看完全是令人震惊且不可原谅的行为”。
克里姆林宫方面同一天说,俄罗斯“随时”可能采取“最符合俄方利益”的反制举措,暗示驱逐英方外交官等选项均在考虑之列。
俄罗斯驻英国大使雅科文科3月16日告诉俄罗斯新闻社,他收到英方发出的外交照会,通报斯克里帕尔父女“生命垂危”。他说,这些信息对俄方而言“还不够”,英方隐瞒更多细节。
“英方不让我们知道(斯克里帕尔父女的)医学评估结果,我们接触不上他们,没有机会与医生交谈,”雅科文科说,“甚至没有人登出(斯克里帕尔父女的)照片。他们可能还活着,可能已经死亡,可能根本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口水仗升级之际,英俄双方各自着手推进调查。
英方3月16日证实,已邀请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人员赴英提取神经毒剂样本,用于分析和鉴定。英方官员先前指认,中毒事件中使用的有毒物质疑似苏联时期研发的“诺维乔克”,系军用级别神经毒剂。
俄联邦侦查委员会同一天宣布着手调查斯克里帕尔女儿遭“蓄意谋杀”事件,指认行凶方式“危害公众”。另外,俄方将调查在英国首都伦敦避难的俄罗斯商人格卢什科夫之死。
依照英国警方的说法,格卢什科夫的死因是“颈部遭受压迫”,没有证据显示他遭“毒杀”,他的死与斯克里帕尔父女中毒没有“明显关联”。
事发时机堪称“完美”
围绕“下毒”事件,英国希望政治“盟友”站队,迄今获得美国、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声援。不愿公开姓名的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这一事件将成为下周欧洲理事会会议议题之一。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3月16日说,北约在前俄方间谍在英国“中毒”事件中支持英方立场。同时,北约不想与俄方“冷战”。
在英国不少政界人士支持政府剑指俄罗斯之际,英国反对党工党领袖科尔宾提出不同观点。他告诉英国《卫报》,不应急于下结论,“俄罗斯类似黑手党的组织”可能是这一事件的制造者。
俄罗斯3月18日举行总统选举,结合这一时间节点,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16日一番话耐人寻味。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问及反俄言论是否会在选举后有所消减,佩斯科夫回答:“显而易见,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让许多人不安。由于在捍卫俄罗斯利益方面所持坚定立场,普京在许多人眼中不是一个让人舒服的总统。”
他补充说,如果对方有意愿,俄罗斯愿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俄罗斯应当被视作国际社会一个负责任的成员”。
同一天,英国广播公司一档广播访谈节目中,一名英国嘉宾提醒主持人、其他嘉宾和听众,“下毒”事件颇为蹊跷,尤其是事发时机,堪称“完美”,可以让外界视线聚焦俄罗斯和普京,对俄方及其总统绝对不利,所以他个人相信是“对手”所为。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