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播报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3月26日 星期
文化类节目出现新变化,留住年轻人依然是考验
拿什么让95后为文化渴求买单?

《国家宝藏》剧照
经典传唱人张杰 《经典咏流传》海报
“信使”张嘉译 《信·中国》海报

文化类节目走过了繁荣热闹的2017年,在今年依然没有退热的迹象,《信·中国》首次播出后,收到的反馈声似乎变小了。那么,这类节目不再拥有题材红利,怎样才能突围?

事实上,留住年轻人才是最大的考验,“95后”渴望长知识、开眼界,节目要满足这种刚需,邀请嘉宾、选题和表现形式上都必须年轻化。

A

选题要更具正能量

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文化综艺去年都繁荣了一整年,其中以央视为代表,一系列节目无论是话题还是收视,都非常火爆。到了2018年,文化综艺依然数量不减,目前为止亮相的节目都各具特色,并且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收获。

《经典咏流传》将中国古诗词和音乐相结合,用唱的方式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所选的每首诗词都有强烈的现实观照:《墨梅》里“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中国风骨,《明日歌》里的惜时如金,《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历史激情,《梁祝》和《长沙铜官窑瓷器题诗》相互辉映的爱情颂歌……张杰、凤凰传奇等歌手先后登台,他们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向观众诠释诗词所包含的精神,再由专业的讲述者叙述诗词背后的故事。节目获得高口碑,并肯定会有第二季。

继董卿转型制片人以后,朱军也紧随其后。其首次担任制片人的《信·中国》已经开播两期,该节目非常考验读信人的演技和文学功底,尤其是台词功力。但和同类型节目《见字如面》不同的是,它选取的信更有当代性,注重发现英雄、名人不为人熟知的一面,更强调对于“信念信仰”的表达,因此也更具正能量。一众演员相继现身,实力演绎经典信件,黄渤朗诵钱学森求救信,其热诚的赤子之心感动观众。

面对央视同一类型节目的珠玉在前,后来者必须有多元的创意,否则最后就是不温不火。

B

类型要更为丰富

除了常见的诗词和汉字,文化综艺急需开拓新领域。《国家宝藏》开创了文博类型,《如果国宝会说话》则用卖萌的方式,让晦涩难懂的文物走入大众视野。紧跟文博类的热潮,北京卫视将推出《我是故宫讲解员》,濮存昕、孙俪等明星都将竞争“故宫荣誉讲解员”的称号。

阅读原本是具有很强的个人性的看好,看似无法在大众媒体上进行广泛传播。但如今这个题材也在进入电视荧屏。《见字如面》的主创团队正在筹备一档读书节目,令人期待。《一路书香》里,窦文涛化身书店老板,一路邀请各界大咖,包括学术圈和演艺圈人士,结合“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以“户外真人秀”的形式探寻各地风土人情,从而引发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全专家团文化探索节目《小镇故事》,由“清华才子”李健携手来自不同领域的5位“高知学者”走进中国12个独具特色的小镇,探寻隐藏在时光中的文化瑰宝。

但是要注意到,成功的节目不太多,只有《国家宝藏》拿到高口碑,其他节目仍需努力和一定的运气。

C

知识获得成为刚需

以往谈起文化综艺,大家总会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这类节目只有文化水平较高、阅历丰富的“中年人”最为关注,因为他们才有耐心看这种艰涩的东西。但事实证明,“年轻人”正是近年来崛起的这类综艺的主流观众,“95后”也大有人在。某大型网站在做《我在故宫修文物》《见字如面》《朗读者》《晓说》等一系列人文类综艺节目受众群体的调查时发现,他们以“85后”和“95后”最多,尤其是“95后”观众,居然超过三成。

之所以如此,一部分原因是与人文类综艺的网络传播形式有关。比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航拍中国》等,最初走红也是在某网站上,该网站的主要受众群体本来就是“95后”。加上后来的《国家宝藏》同样在该网站火爆,掀起了一股“博物馆热”。可以发现,年轻观众并非是一群“娱乐”的“肤浅”群体,相反,他们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95后”能喜欢这类严肃节目,也说明他们渴望长知识、开眼界,反过来就要求节目尽量满足这个刚需。《信·中国》的历史感引人关注;《一路书香》走读文学和历史,对余光中、路遥、普希金有了很好的普及。

延伸阅读

表现形式须时尚化

虽然年轻人有文化需求,文化类节目的形式就必须年轻化,嘉宾选择、选材、形式都是如此。《见字如面》播出两季,请了几十位嘉宾,却始终没有年轻人加盟,一时引起热议,让大家对年轻偶像的实力更添怀疑。

但《信·中国》开始有所改变,第一期中,杨洋和张少华的合作,第二期中,王俊凯演绎成贻宾写的一封情书,这些片段自带流量,引起话题,刷新了观众对他们的既往认知,接着又有更多人收看节目,使得整体收视大幅上升。

《经典咏流传》中的诗词不生僻,改编成歌曲也没有沿用古风,注重时代性和时尚性的碰撞。机器人、饶舌、吉他、钢琴等形式,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实际上,形式上的年轻化,是为了让人们印象中“高冷”的文化真正具有观赏乐趣,让观众产生共鸣和参与感。比如《国家宝藏》就用大众较为喜闻乐见的“趣闻轶事”视角解读国宝,做到了既有史有据,又生动有趣。

晚综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