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仍有不少孩子因视力问题到医院眼科或眼镜店检查配镜。近年来,青少年视力问题日益严重,甚至一些小朋友也出现近视、散光的情况。是什么原因让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遭遇“小眼镜”的威胁?市场上鱼龙混杂的治疗机构和治疗方法是否真的有效?又有哪些科学的方法能让孩子的眼睛避免受到伤害?近日,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杨 旭
A
近视低龄化 危害青少年
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在2016年发表的一篇针对6万名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报告指出,近视患病率为55.7%,近视率最高的16周岁至18周岁组达到了81.2%,6至8岁组也达到了35.8%,数据十分惊人。事实上,我们身边的“小眼镜”确实越来越多,对此,家长、老师都表示担忧。
牛振阳是一名七年级学生的家长,他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从三年前开始戴上眼镜,最初只有200度,现在已经350度了,平均每年增长50度,他最担心的就是随着学业负担的加重,这种增长速度还会加快。在他加入的家长群中,这种现象也困扰着许多家庭,甚至有孩子近视时间已达五年。
记者走访了两所学校,得到的结果也不容乐观。受降路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李蕊告诉记者,自己班里有71个学生,一半以上都患有近视。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王瑞莹老师则说,全班65个学生,16人近视。
“这个班我从一年级开始带,眼看着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很让人担忧。”王瑞莹告诉记者。
市区人民路一家眼镜老店的店主则向记者证实,近年来配眼镜的小孩子越来越多,年纪最小的只有五岁。而记者在市区数家医院得到的结果也同样说明,近视低龄化已成为常见现象,每逢寒、暑假就有大量家长带孩子来检查视力,有的孩子只有六七岁,近视度数就达到两三百度,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B
谨防“小眼镜” 变成“酒瓶底”
近视一直困扰着很多人,近视不仅引发眼睛视疲劳,使眼睛干涩酸痛,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来说,近视除了给自己学习生活带来麻烦,还会影响将来的择业和前途。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就属于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白内障等。卫生部调查报告显示,39%左右的白内障患者是由高度近视引发的,也就是说,平均每10个白内障患者中有4个患有高度近视。对于近视,有些家长和孩子认为不用太在意,认为将来可以做近视激光手术治疗。
对此,记者咨询了我市多家医院的眼科医生,他们均表示,近视激光手术对眼睛的要求比较高,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做手术来矫正。真性近视又被称为轴形近视,是因为眼轴增长,导致视网膜后移,经过晶状体折射后的光线只能落在视网膜前面,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而近视激光手术只是一种临床治愈,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眼轴的长度。医生提醒,家长和孩子一定要重视视力问题,重在预防,科学佩戴眼镜,不要让视力问题影响的孩子一生。
C
原因多样化 应引起重视
对于近视低龄化产生的原因,家长、老师们各有各的看法。市民瞿恒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的看法,他认为,这与电子产品的普及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这一代人上小学的时候大概是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学习压力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大,但每天的看书、做作业时间也不少。而且当时的条件差,家里用的白炽灯,还经常停电,只能点着蜡烛写作业,可是近视的人数也没有现在多。我记得小学时我们班里只有两个戴眼镜的,因为当时戴眼镜的人太少了,大家就给他们起了个外号,就叫‘眼镜’。”瞿恒告诉记者。
瞿恒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患近视已有两年,瞿恒认为,这显然并不是学习负担引起的,很可能和女儿平时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玩游戏有关。
可是在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李雪松老师看来,孩子的近视还是和学习中的一些不良习惯脱不了干系。李老师举例说:“现在的课业负担总的来说还是很繁重,孩子们坐的时间长了,就不能保持良好的坐姿,甚至趴在桌子上看书、写字,怎么能不近视?”
事实上,近视的诱因非常复杂,有一些是我们平时并未留意的。市三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杨华鹏告诉记者:“除了先天遗传因素,主要就是用眼过度,比如长期使用电子产品,或者学习时用眼时间过长。”
D
治疗方法多 选择须谨慎
与青少年近视愈演愈烈相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宣称治疗和改善近视的盈利机构、药品、仪器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黑科技”让家长们摸不着头脑,治疗效果缺乏一个明确的标准。
记者来到市区交通路一家视力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视疲劳引起的看不清,可以通过大概两个月的时间进行矫正,对于真性近视,则只能通过配戴眼镜矫正。记者看到,矫正视力需要借助仪器,还要贴眼贴,用按摩膏,服用叶黄素,一个疗程的费用在千元以上。而选择配戴眼镜的话花费也不少,这里的眼镜最便宜的也要2000多元,工作人员介绍说是多焦点眼镜,佩戴后近视不会发展,还有防蓝光功能。此外,还有一些店铺宣称能通过按摩方式提升视力。对此,一位选择过这种方式的家长向记者反映,当时感觉是有一定效果的,但一旦停止,孩子就又看不清了。
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治疗方式,家长们该如何选择?漯河医专二附院眼科主任医师杨志强给出了答案:“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对于假性近视,经过几天的治疗就可以恢复,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用眼习惯,防止复发。对于真性近视,多焦点镜片确实功效更好,但也不是人人适合。一些机构又是用仪器,又是用药物,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有点多收费的嫌疑。一些治疗方法,治疗不当还有造成外伤的可能。需要说明的是,近视是一种疾病,无法完全治愈,即使使用激光也只是临床治愈,任何标榜治愈近视的机构都属于欺骗性质。”
E
增加户外活动 降低近视概率
因为近视会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产生影响,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一旦戴上眼镜,孩子的视力就会越来越差,所以不愿意或者想推迟孩子配戴眼镜的时间。不戴眼镜孩子的近视度数就不会增长那么快吗?家长的这种看法正确吗?
针对这个问题,杨华鹏表示,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视力问题,定期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没有近视的孩子每三个月到半年检查一次,已经近视的孩子每两个月复查一次。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视物不清、眯眼等症状时,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眼科检查,区分真假性近视。检查之后如果是假性近视,可在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注意科学用眼。孩子长期近距离用眼,眼睛调节能力下降,假性近视时间长不治疗、不注意,就会转化为真性近视。如果检查发现是真性近视,就要佩戴合适的眼镜,科学佩戴,以控制度数的增长。如果近视度数很低,对平时的生活影响不大的话,只需要看黑板的时候配戴眼镜,写作业、看书等近距离用眼时不需要佩戴眼镜。如果是300度以上的近视就需要经常佩戴眼镜了。
采访中,不少医生都提出,近视重在预防,注意科学用眼,每天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量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手段。“建议每天要保证白天一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杨华鹏告诉记者,在科学用眼方面,除了大家都了解的注意用眼卫生,还要让孩子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平时饮食也要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看书时要劳逸结合。建议近视患者学习时每半个小时休息十分钟。没有近视的孩子学习40分钟到一个小时休息十分钟,学习时要注意灯光,不要过强或过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