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童
近日,一名60岁的女性旅客和带着9个月婴儿的女儿一同搭乘东航MU587航班飞往纽约,途中突感身体不适,并出现呼吸困难,一度抽搐昏迷,情况十分危急。东航机组果断作出空中放油30吨,紧急备降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机场的决定。最后这名危在旦夕的乘客成功获救。(详见本报3月26日14版)
客机空中放油实施紧急备降,此事非同小可。一则需要公司批准同意和航班乘客的理解支持,再则还要迅速联系备降机场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出于备降安全需求,减轻最大着陆重量,仅仅高空放掉的30吨燃油一项,差不多就要付出15万元代价,加上落地费、机务维护费、机场使用费等,总共费用大约50万元。但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想要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东航义无反顾地选择“为时间买单”。
当然,让生命无价彰显于蓝天白云间,除了需要机组成员、航空公司、备降机场等方方面面都作出妥善且高效的工作,也期待广大乘客的理解支持。在空中施救的紧急时刻,总能表现出“助人也是帮己”的和谐理念,宁愿稍稍影响到个人的顺畅旅行,也一致支持类似备降救人的“美丽障碍”。值得高兴的是,这种异口同声地协力配合,如今已渐成常态。
可以相信,东航或者其他航空公司的机组人员,在每一位乘客走进机舱的那一刻起,都会始终把“生命高于天”放在最重要的思考位置,让突发意外的危急乘客得到最妥当的照顾和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