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清明,我们没有举行任何仪式,精神上的追求是大家看重的。虽然没有形式上的祭奠,但是却有心灵的传承。”在鄂晴眼里,2017年年底实现遗体捐献的外婆鄂梅是一个看淡生死、以为社会多做一点事便多一分愉悦的人,“这是她留给我们全家最好的财富。”
上海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的鄂梅,生前是上海年龄最大的志愿者之一,从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间,她利用自己的日语能力培养了700多名学生,被亲切地称为“世博奶奶”。去年12月,鄂梅完成了临终愿望,捐献自己的遗体,“外婆走后,我的朋友圈收到了上百条大家赞扬、怀念她的话。我为外婆骄傲。”鄂晴说。
清明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医学生自发举行“大体老师”追思会,我国骨科权威专家蔡体栋的名字出现在感恩名录上。3月5日,上海瑞金医院骨科蔡体栋教授因罹患肺癌医治无效与世长辞。按照生前意愿,其女儿将他的遗体捐献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时捐献了角膜。“2014年父亲便提出身后要捐献遗体和角膜,我非常理解和赞成,因为我也做了相同的选择……”蔡体栋教授的女儿、瑞金医院康复科医生蔡海鸥说。
大爱无言。2017年,上海市已有8941位志愿者填写了器官捐献志愿表,462位志愿者实现了捐献,他们的无私使得1300余位患者获得了生的希望。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