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上的朗读者。
本报记者 尹晓玉 摄
本报讯(记者 尹晓玉)“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4月12日晚上,市区嵩山东支路一间写字楼里传出琅琅读书声。当晚,一群读书爱好者,举办了主题为“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读书会。
朗读
用声音传递真善美
“为推动我市文化建设,用声音传递真善美,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去年年底,我市读书爱好者成立了漯河朗诵沙龙。”谈到成立朗诵沙龙的初衷,会长左荣这样说。目前,他们有稳定会员30名,其中既有80多岁的老人,又有六七岁的孩子。
4月12日晚,漯河朗诵沙龙举办第三期读书会。天下着雨,但没有冷却会员们读书的热情。晚上7时许,记者来到嵩山东支路一间写字楼里,参加读书会的会员们已经到了,他们或在分享近期的读书心得,或在熟悉自己将要朗读的文章。
“朗读是一种最返璞归真的阅读方式,投入真情实感,放慢速度,感受更深刻。我们这期读书会的主题是‘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大家一起分享和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在琅琅书声中寻找春天的美。”左荣说。
深情
让文字感染力更强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读书会正式开始。85岁的李杰第一个上台。他拿起话筒、稍作停顿后,全程脱稿、激情澎湃地朗读了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老人饱含深情的朗读,赢得阵阵掌声。
记者注意到,李杰下台后一直坐在第一排,认真地听每个人的朗读。他一直张开双手放在耳朵后面,试图听得更仔细。
带着孩子参加读书会的林艳丽,读的是她的散文《问春天》。他俩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一起朗读。
“我儿子7岁了,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所以我就写了这篇文章,今天和他一起朗读。既回答了孩子的一些疑问,又让孩子体验了读书的美好。”林艳丽说。
台上的人儿,以舒缓的节奏拨动着台下听众心弦,不知不觉放大了文字感染力。一篇《你是人间四月天》,让台下人儿脸上都荡起了幸福的笑容,让每个人沉浸其中。伴着朗读者的全情投入,听众或是莞尔一笑,或是潸然泪下。当晚,9名读书爱好者朗读了《春》《将进酒》《两地遥隔 能不依依》等文章。
沟通
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记者了解到,漯河朗诵沙龙的会员们来自社会各界,他们有不同的职业、社会角色,但都对读书充满热爱。
“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有意义的事,还能督促自己将阅读的习惯坚持下去,感觉很好。”参加读书会的吴建伟说,虽然都热爱读书,但各人对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的理解又不相同,通过交流探讨、观点碰撞,总能有新的体会。
程程是一名年轻女孩。她告诉记者:“一个人读书,总是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参加读书会可以鼓励自己多读书。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读喜欢的书,那种感觉非常美妙。”
“欢迎读书爱好者加入漯河朗诵沙龙中来,用书声讲述故事、传递温暖。”左荣说。
沙澧飘书香
阅读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