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刘亚杰
在漯河高中读高二的童一,出生于2001年,他喜欢视频剪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便在视频网站上发布自己的作品,上初中的时候发布的剪辑作品最高点击量超过30万,引来许多网友点赞。
小学就开始学视频剪辑
4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童一的家里。他告诉记者,趁着周末,他要把刚刚结束的学校运动会现场的视频剪辑出来,作为自己高中生涯的留念。为了剪辑视频,他还专门花了平时攒的300多块零花钱,买了一款专业的剪辑软件。
“马上高三了,以后就没有那么多时间玩了。这次运动会,我提前都想好了怎么去拍摄,要拍哪些镜头。现场的是抓拍比较难的,有些镜头还不错,有些比较模糊,但我自己还是挺满意的。”他告诉记者。
说到最初接触视频剪辑,童一说:“上小学那会儿,喜欢玩一款单机游戏,网上有一些关于游戏操作的视频,做得挺不错,我也想把玩游戏的过程保留下来,就慢慢地从网上去学习如何剪辑。”
“视频剪辑起码能留下一些东西,供自己或他人欣赏,虽然剪辑的过程很辛苦,但当觉得学习有压力的时候,看看自己剪辑的作品,也是一种释放,感觉还是挺高兴的。”童一说。
研究程序对学英语有好处
对于儿子的这些爱好,童一的妈妈宋女士说:“之前都不了解他在干啥,我们平时对他的个人爱好没有过多干涉,他在学校学习成绩也不错,我们对他也很放心。”
记者在童一的卧室里看到一本《微型计算机》的书,他说,这是从书店买来的,为的是研究一些程序编码问题。
“这个就是兴趣爱好,懂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无论是对开阔眼界,还是视频剪辑上都大有用处。除此之外,这对我学习英语也是有好处的,因为计算机代码、数据等全是英文的,我需要一个一个去查,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童一告诉记者。
童一说,进入高中后,学习紧张了,没有太多精力去玩业余爱好,毕竟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要好好学习。
说到以后上大学想要学哪个专业,童一说,他对航空航天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平时也会通过书籍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去研究学习。
事件
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