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杨 旭
在源汇区干河陈乡三里桥村,不少村民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去看书,更有不少附近社区的城市居民来阅读。这家书屋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环境优雅的农家书屋
日前,记者走进这家书屋,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三间7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装修各具特色,从地板到吊顶以及家具,突出原木色彩,一派回归自然的格调。角落的鲜花和绿植生机盎然。书屋里的书籍分类包括少儿文学、少儿科普、文学艺术、医疗保健等,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
正值周末,书屋里聚集了许多读者,他们中有老人、孩子,也有中年人,有的是来借书、还书的,有的正捧着一本书籍看得聚精会神。
樊永丽带着9岁的儿子牟城玮正在阅读一本儿童读物,她告诉记者,每周末她都会带着儿子来书屋,因为这里儿童读物很多,孩子非常喜欢。
74岁的刘发见则在阅读一本军旅小说。他年轻时当过兵,对军旅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书屋里,他通过阅读追忆燃情岁月,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在书屋,记者还见到了正在阅读养生书籍的黄杏、正在阅读知音杂志的李小荣,还有来自附近柳江社区,阴阳赵、空冢郭等乡镇的读者,他们在书屋里享受着周末的惬意时光。
书籍丰富读者多
为什么这家书屋如此受欢迎呢?
“最初书屋条件很简陋,只有几张桌子、几条凳子。”书屋管理员姚伟立告诉记者,书屋成立于2010年。近年来,书屋得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搬迁了新址,重新进行了装修,还成为市图书馆的基层服务站,加上一些上级部门的帮助,书籍数量从1500册增长到8000册。去年开始,书屋不间断地举办诵读活动,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目前已经有200多人办理了借阅卡。
除此之外,姚伟立还设立了读者微信群,书屋还有了线上阅读平台,只需要下载APP,就能通过手机阅读。
姚伟立告诉记者,他计划让书屋的书籍更丰富,能够服务更多群众。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下,他希望能用这一缕书香为群众的生活建立起精神港湾,为城市增添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