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陶小敏
杨剑锐出生于1983年,大学学的是美术教育专业,毕业以后一直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在工作以外,杨剑锐非常热爱读书,从2001年至今,他每月至少读5本书,读书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4月18日,记者对杨剑锐的读书故事进行了采访。
每月花四分之一工资买书
4月18日下午两点左右,在杨剑锐工作的市区嵩山路一印刷公司,记者见到了正在读书的杨剑锐。杨剑锐告诉记者,中午一般他不回家,而是利用这段时间来读书。记者注意到他正在读的是一本《中文字体设计人》。杨剑锐说,除了自己喜欢的艺术、历史、地理、文学等书籍,他还会经常选择利于提高自己工作技能的工具书来看,这本就是他最近刚购入的。
在杨剑锐的办公桌和柜子里,记者看到了摆放井然有序的各种书籍。事实上,在杨剑锐的家中还有更多书。杨剑锐的同事李亚娟说,她初次到杨剑锐家中时,一进门看到的是四面书柜,里面装满了书,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都叫他杨老师,他是我们的百科全书。”杨剑锐的另外一位同事告诉记者,杨剑锐的知识面很广,几乎没有他不知道的。
杨剑锐说,他最喜欢艺术类的书籍,其次就是历史、地理方面的书,也习惯收藏一些有艺术价值的图册和图书等。而艺术类书籍基本都在100元左右一本,目前他收藏和购买图书已有2000多册,最便宜的几十元,最贵的1000多元一本。“每月都会花四分之一的工资买新书,就是喜欢看书,家人也支持我。”杨剑锐。
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
杨剑锐说,因为他爱读书,家人和朋友在他的带动下也都逐渐爱上了读书。现在,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会带着儿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而等儿子和妻子睡觉后,他还会继续再读一小时左右的书。
“每天保证有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杨剑锐说,读书不必功利性太强,开卷有益,读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懂得越少,读书让人变得平和沉稳,遇事时也不会意气用事,而是探求事情的源头和解决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对杨剑锐来说,最有意思的事就是,不断拓展自己的兴趣点,不断从一本本不同的书籍里发现不同的世界、互相印证的世界、相互矛盾的世界等,这些都让人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思想的养成。
由于喜爱涉猎不同领域的图书,杨剑锐的工作也逐渐做得更得心应手。工作十几年来,由他负责封面设计和版式设计的书籍每年都至少有五六本。杨剑锐的老板说,不少客户点名找杨剑锐设计,因为不管是文物历史、美术欣赏、基础教育还是传统文化等,杨剑锐都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见解给客户提出好的建议,让客户对出版物等更满意。
“读书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读书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杨剑锐说,他会一直与书为伴,享受其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