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播报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4月23日 星期
王家卫受聘北电名誉教授,否认“拍戏没剧本”
墨镜依旧在 “酷帅”不再求

导演王家卫

虽然你仍然看不到王家卫躲在墨镜后面的眼睛,但这两年的他显然已经不打算继续走“酷帅”路线。不太流利的国语挡不住他的幽默,事实证明,原来王家卫也是有当“段子手”潜力的。

正担任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王家卫,日前受聘为北电名誉教授。虽然只是电影学院的内部见面会,但是现场的火爆气氛仍然让人见识了王家卫的超高人气。

拍电影就像“磨豆腐”

需要纯粹

电影节开幕式上,王家卫在致辞时以“磨豆腐”妙喻创作者专注与执着的精神,表示今年评片“最看重这份对电影的纯粹”,“我相信只有这种纯粹才能成就一部精彩的作品。”提起评片标准,王家卫表示一部好电影,无论题材和长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创作者的那份专注与执着。“我记得小津安二郎曾经讲过,‘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我相信只有这种纯粹才能成就一部精彩的作品。”

王家卫认为,导演只是拍电影的人,其他的不应该考虑:“制片人是很重要的,导演擅长做豆腐,但这块豆腐要放在哪里卖,这是商业行为,需要制片人来决定。如果导演既要拍电影又要考虑市场,很多时候就不纯粹了。” 此次在电影学院,王家卫再次提起小津安二郎坚持“卖豆腐”的观点,鼓励学生只做自己擅长的事,做电影要专注。

故事就像酒

需要时间去沉淀

“王家卫拍戏没剧本”这一说法流传甚广。对此,王家卫回应说:“我是有剧本的,因为我就是剧本。”

王家卫进一步解释:自己既是编剧也是导演,“很多时候编剧为什么要写一个剧本?因为他要让所有的人——包括演员、导演,清楚这个电影是讲什么的。我自己特别不喜欢写剧本,因为要把我已经有的那个画面变成文字,要花很多时间。而且,作为一个编剧,作为一个处理文字的人,我对文字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因此我就要付出双倍的时间”。

王家卫自言喜欢非常整齐的剧本:“作为一个专业的编剧,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剧本里表达电影的节奏。很多时候,编剧喜欢和导演说这个镜头怎么拉开,之后灯光怎么样,这个人穿什么衣服,其实这都不应该,因为你要给导演空间,让他去把这些变成影像。这是导演的工作,不是编剧的工作。”

王家卫表示自己其实是有很多剧本的,同时在写的剧本也有很多。“电影有些时候是一个念头、一个冲动,它像酒一样,需要时间去沉淀。”

做导演就像学画

需要“守、破、离”

王家卫建议学生们在电影学院四年学习期里一定要多看:“否则,你都不知道原来三十年前有个电影就已经用这种手法来拍了。我们做电影要学两件事:第一就是我这个故事讲什么;第二怎么去讲好故事。”至于怎么去讲好故事,王家卫认为一定要有眼界,“很多时候自己拍完感觉挺好,但是别人不一定喜欢;或者我自己好像没什么底,但是所有观众都喜欢,然后你也很高兴。总是这样,你会越来越没底的,因为你不知道人家喜欢你什么”。

此外,他还建议学生写人物小传。“日本人说,绘画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守’,不管你是学画还是学书法,你必须要去临摹,要有规矩和门槛。第二阶段就是‘破’,当你有技术和能力的时候,在这个方向里你再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离’,就是完全有自己的一套。”

很多人都有导演梦,对此王家卫笑说,在这个行业里,如果都只喜欢当导演,那其实是一件很惨的事情。“因为只有一堆导演,没有摄影、没有编剧、没有制片人,到现场什么都是你干,最后你也不是导演。”对于北电学子这些未来的电影人,王家卫建议他们拍电影时,“首先,你在想一个故事或者是写一个剧本、拍一部电影时,必须要考虑用什么方法去拍。在这个时间内、你的能力范围内要做到最好。第二,当你有足够的精力和经验,再找一些你相信的、对你来说有帮助的人,听听他们的看法和评价。这是很重要的”。

据《北京青年报》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