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4月26日 星期
郾城区实验小学“最美教师”王晓丽
奉献自己 照亮他人


□本报记者 齐 放

在郾城区实验小学这个美丽的大花园里,王晓丽虽不是最耀眼的那朵,但她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23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在教师岗位上。23年来,她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赢得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刻苦钻研,提升自我

在教学中,王晓丽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

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王晓丽经常阅读《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研论坛》《读者》《意林》等刊物,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学素养。

备课时,王晓丽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堂上她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她则循循善诱,做好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学生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王晓丽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在观摩优质课的同时,自己也积极参与,并成功讲授了一节电子白板课和一节优质课,获得大家的好评。

面对孩子,王晓丽一视同仁。对于后进生,她总是给予特殊照顾,每周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一周一总结,促使孩子们全面进步。

关爱学生,因材施教

王晓丽告诉记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而她最担心和忧虑的就是那些留守孩子,由于经常见不到父母,他们感到很没有安全感,所以这些孩子很依赖老师、亲近老师。

为了能让留守孩子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每当下课时,王晓丽总来到孩子们中间,摸摸这个孩子的头,拍拍那个孩子的肩,给孩子母亲般的温暖。

对于那些性格怪僻或者被溺爱娇惯的孩子,王晓丽通过耐心的疏导和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克服缺点、完善自我。小张同学因父母离婚,从小缺少母爱。因怕他受委屈,奶奶对他疼爱有加,导致他个性张扬、我行我素。王晓丽在转化他的过程中,由刚开始的“硬碰硬”到关注他的内心、走进他的内心,其过程虽然艰难,但结果令人欣慰。小张的奶奶高兴地说:“还是老师有办法,这么难管的孩子都变得又听话又爱学习,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

传授经验 帮助成长

教育需要团体合作,一个班级也需要所有任课教师精诚团结、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每每看到有年轻老师与自己合作管理班级,王晓丽都做好“传帮带”工作,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快速成长,短时间内就能独当一面。

今年学校来了一位年轻老师严丹,刚大学毕业,担任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开学后刚分完课,王晓丽就找到严丹,与她交流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情况,向她传授自己成熟的经验,帮助她尽快熟悉工作、进入状态。

那段时间,王晓丽和严丹一块打扫教室卫生、一块给学生排座位,还到课堂听她讲语文课。王晓丽还联系语文教研组长孟世英给严丹进行教学指导,使严丹很快成长起来,短时间内掌握了许多教学技巧,在教学和管理中得心应手。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