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 放
“一堂戊戌变法的历史课,不但让我了解到国家的兴衰史,也让我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让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深刻理解,激发我爱党爱国的热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美丽。”市外语中学八(1)班的王磊同学,听完郭青老师讲的《戊戌变法》一课后,感触颇深。
一节看似普普通通的历史课,能让学生产生这么深刻的认识,到底是用怎样的“魔力”吸引同学们呢?
一节普通历史课,讲出许多大道理
“现在的课堂,要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懂得更多的道理,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郭青老师说。
“维新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的是什么、实行什么制度?“公车上书”是怎么一回事、结果怎样、影响如何?光绪帝的变法措施,为什么会在官员中引起极大震动?如果你是清朝官员,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变法?……
“在上课时,我会根据情况提出许多问题,让学生找答案的同时,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郭青老师告诉记者,比如《戊戌变法》这节课,她在课堂上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采用读、讲、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提高同学们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最后,郭老师把历史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她结合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紧扣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树立学生的“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基础。
维新人士忧国忧民、勇于牺牲的家国情怀,深深触动了同学们的内心,引发了他们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将青春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
“一节历史课,让学生能以史为鉴,了解国家大事,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契合了我们打造‘特色示范课堂’的目的。”市外语中学副校长荆国志说。
让特色示范课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据介绍,今年4月初,按照教育部门相关教学要求,市外语中学积极开展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建设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在打造“特色示范课堂”中,市外语中学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将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建设工作与“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有机结合,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择优开展示范课堂建设,选出内涵深刻、定位精准、实践性强、影响力高且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课堂,形成“一科一特色、科科有示范”的良好局面。
目前,市外语中学以思想品德课、语文课、历史课为重点学科,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特色示范课堂”既提升了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和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