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淇
清晨,迎着金黄的阳光,漯河展现出生机勃勃的一面;夜幕下的广场上,伴随着音乐和舞步,人们开心地娱乐休闲。如今的漯河,城市硬件设施完善,城市功能齐全,市民感受着漯河日新月异的变化,享受着依水而居的幸福生活。
市民休闲去处多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排排绿化树郁郁葱葱,一处处街头游园曲径通幽,一座座造型各异的桥梁气势如虹,宽阔笔直的大道,环境宜人的小区……生态漯河,在沙澧河不息的水声中葱茏、崛起。“现在城市建设越来越好了,从家出来没多远就有个游园,我总是和老伴一起去游园锻炼身体。”62岁的市民刘民强对记者说。
据了解,我市将实施沙澧河二期开发建设及多区域生态水系建设,增强河网密度,丰富岸线景观。2018年我市重点实施的生态水系工程有:沙澧河二期综合整治项目、幸福渠城区段生态水系工程、示范区段沙河大二期工程、西城区水系工程、沙澧河一期提升改造工程、郾城五老台“两湖”区域综合治理工程等。
条条道路宽又平
如今,走在市区人民路、黄河路、嵩山路等主干道上,视野宽阔,道路平坦,市民出行便捷。
“原来这条路上坑坑洼洼的,大家出行很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出行很通畅。”家住市区五一路的市民郭先生说。
据了解,在2017年年底,我市城市建设中的嵩山路与黄河路环岛改造工程,五一路(人民路-湘江路)等4条道路人行道改造工程,黄河路(金山路-中山路)等5条道路铺油罩面工程,沙北区域、铁东区域、铁西区域、双龙区域道路铺油罩面和人行道、道边专项维修工程等15项道路工程全部完成,我市还投入1.2亿元完成2238条背街小巷改造,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
2018年,我市将建设新西环、龙江路上跨京广铁路及龙江路下穿京港澳高速等公路工程,加快外环快速通道建设,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将新建改造乐山路等30条道路,打通泰山北路、解放路、太白山路等断头路。开工建设白云山路(107国道)沙河桥、北舞渡沙河桥改造工程,完成漯河船闸工程,启动建设马湾船闸工程、舞阳军李枢纽工程,确保如期完成沙河通航工程。还将实施市区桥梁建设工程,建成太白山路沙河桥、太白山路澧河桥、牡丹江路沙河桥和中山路上跨立交桥,规划建设淞江路下穿铁路涵洞、牡丹江路下穿铁路工程。
区域发展有特色
在西城区,条条道路干净整洁。在月湾湖路与九龙山路交叉口东南角,我市独特的“连体建筑”——市图书馆和市博物馆坐落在这里,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
据了解,西城区以商务商贸、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医养结合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将着力完善商务中心区、生态智慧宜居新区的功能,强力推进道路建设、水系建设,形成完善的路网体系。在发展中也将完成商务住宅楼宇、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
而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这里围绕“一港三园一中心”发展定位,扎实推进路桥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塔河水污染治理,将建成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样板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则立足于“产业聚集的核心区、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功能定位,通过对区域内19条道路绿化美化亮化提升改造,完善道路网络功能,使道路通行更加顺畅,市民出行更加方便,着力打造全市产城互动样板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我市近几年的发展中,各城市功能区围绕区域发展定位,针对发展中的短板,持续完善功能,彰显区域特色。使得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提升了城市品质,增强了群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