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5月12日下午,由市社科联、漯河日报社主办,水韵沙澧读书会承办的“中原大讲堂·沙澧讲堂”公益活动在新闻大厦开讲。百余名小记者走进讲堂,聆听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漯河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乔聚坤带来的以“曲艺杂谈”为主题的讲座。
台上,乔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曲艺的内容、发展以及自己作为老曲艺家的创作历程。台下,小记者们由于年龄尚小,不能完全领会乔老师的话。但是,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有的小记者甚至做起了笔记。坐在第一排的李婧阳听得尤其认真,不到半小时,已经写了半页笔记。她告诉记者,自己来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曲艺,听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早就看过曲艺表演,因为相声就是曲艺的一种。“记笔记可以帮我牢牢记住老师今天说的话,拓宽我的知识面。”李婧阳说。
只讲理论难免有些枯燥。讲座间隙,表演人员为小记者们奉献了精彩的节目——河南坠子《老奶奶成了大明星》和相声《叫卖图》。能够近距离地领略曲艺的魅力,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小记者们看得津津有味,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房间。
不只有小记者,一些家长也感慨获益良多。“处处留心皆学问。乔老师说写作最重要的是积累素材,而素材就来自生活。女儿总说作文不好写,其实就是素材不够。”陪着女儿听讲的李莲玉说,“孩子们也许不能真正明白曲艺的价值,但这次活动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种子,有利于传统艺术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