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作品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5月24日 星期

孟州三记


□王剑

沟壑里的花朵

向西。一路向西。

我们到达莫沟的时候,先是与一坡坡盛开的花朵撞了个满怀。二月兰,听起来多像一个女孩的名字。

顺着曲曲折折的土路往下走。200多孔大大小小的窑洞,在小路边次第绽放。民俗街,席家布坊,窑洞村部,何家大院,桃花院,皂角园,杏园。多么熟悉的院落,多么熟悉的花香。到了这儿,真有一种回到老家的感觉。

汶龙湖偎依在路旁,一只只水鸟在湖上嬉戏。湖心岛上,一间老房子,虚掩着门,静等着远方的客人。小黄狗卧在一边,三棵白杨树擎着鸟巢,站成它的背景。

走累了,就到老苗书馆里坐一坐。这里曾经是地主的豪宅,如今重新焕发了生机。窑洞的后顶上,严丝合缝地加了个玻璃的房顶,看上去新颖别致,采光效果也好。弯弯绕绕地进去,从高高的靠墙的书架上,取一本中意的书。站着读,挺好。

在莫沟,你尽可以放心居住。饿了吃野菜,吃土鸡蛋,渴了喝泉水,困了睡窑洞。也不用担心与外界隔绝,这里有天然气、自来水、学校、医院、公交、商店、互联网。最大的农村淘宝店,就在莫沟。

向西偏北,就是耿沟了。耿沟被九座山岭环绕,林木青翠,清涧溪流,自古就有“九龙朝凤”的美誉。耿家大院、县长家宅、举人邸等房屋,都很古老。砖垛和黄坯垒成的墙,木格子窗户,门楣上都刻着精致的图案。几株崖柏郁郁葱葱。屋内有炕,屋顶的棚板和天窑,诉说着曾经的繁荣与富足。

屋檐下,悬着一记马灯。两把镰刀,趴在山墙上,反刍着久远的岁月。大门外,照例有一棵皂角树,树梢上挑着一轮朝阳。淡紫色的桐花,掩映着古老的村庄。一位老农从山道上缓步而下。他的脚边,一只黄狗跑来跑去。

源沟的白牡丹是开得最美的花朵。沿着一条坡路下去,我们听见了潺潺的泉声。层层的梯田上,泥土的气息一浪高过一浪。麦穗在春风中成长,榆钱葱绿的光芒,喷薄而出。不远处,驴磨坊里的毛驴一声长鸣,打破了山村无边的寂静。

“寻幽来僻境,仿佛离人寰。径转千峰隐,崖深一水环。石文留古绘,树色老秋颜。便欲抛尘累,考盘长此间。”王铎笔下山村居住的妙处,让多少人对此心怀向往和期待。

我们离开时,源沟村非常安静。只有崖下的泉水“叮叮咚咚”地响着,给我们送上祝福和挽留。

韩园的钟声

本来,我应该早点来看您——韩愈。谁知,还是晚了1300年。

在大唐的舞台上,您是一把倔强的木槌,时时敲响时代的警钟。

您告诫自己:愈界了,要及时退回来。但是,遇到紧急情况,您却什么都不顾了。

“欲为盛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是您一生的信仰。讨平淮西之乱,您冲到了前线,出奇谋,安天下。镇州兵变,您置生命于不顾,单枪匹马进入敌营,舌战敌酋,终于不辱使命。面对全民礼佛的疯狂局面,您又站了出来,一篇《论佛骨表》,把自己逼到了死亡的边缘。

记不清您多少次被贬,阳山、潮州、袁州,都留下您的足迹。但您始终不改变自己耿直的脾性,您宽大的衣襟下,满是嶙峋的傲骨。

闲暇时,您以笔为剑,写下锦绣文章。说马,说避讳,说老师,说散文革新。您的文章,犀利,直率,大胆,成为救世的良药。

现在,您躺在韩庄村北的半岭坡上,北望太行,南瞰黄河,终于可以休息了。你用过的笔,插在院子里,就是唐柏双雄。你身上的硬刺,已经化作坟茔上的枣树,年年发芽结果。

您在我们的凝视里,一点一点复活。您放下“百代文宗”的架子,跟我们握手寒暄。带着我们到右边的竹园里,找柳宗元,找欧阳修,或者找苏东坡喝酒。松柏肃立,紫荆和海棠,在您的身边,竞相开放。

您一开口,就是成语,足足315个。

我们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从您这儿带走一些文学的种子,还有鸢飞鱼跃的思想。

黄河之上

是诗经里流淌至今的那条大河吗?

四渎之宗的黄河,终其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将自己送到远方。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她的奔流!

奔走的黄河,如同一根悲悯的脐带,系住了万亩良田,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也许是承受了太多的委屈,到了孟州,冲出峡谷的黄河变得异常暴躁。随意翻滚,是它忍无可忍的常态。

于是,在孟州的中曹坡,我看到了黄河左岸堤防的起点0公里处。0是开始,是一切美好的最初模样。自此到入海口,一条746公里的长缨,紧紧缚住了这条暴虐的苍龙。

在黄河岸边,我看到了黄河楼,还看到很多劳作的人群和治水的器具。夯,桩柱,原始的水平仪,装上稻草和石块的条笼。治水的汉子们,裸露着脊背,赤红的肌腱里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我还看见,一队人马走过来了。大禹、贾让、王景、贾鲁、白英、刘天和、宋礼、潘季驯、朱之锡、齐苏勒、栗毓美、靳辅、嵇曾筠、林则徐、李义祉。他们站在滔滔的黄河边,神色凝重。他们心中的谋划,与治水有关。

不远处,一艘大趸船舶在河边。据说,那是孟州新的风景。

黄河之上,我们的帆船乘风而去。清风入怀,诗意入心。我们的眼里万顷碧波,心里一片清澈。

“啊,黄河,你清如蓝色的缎带,飘在黄沙之上,你混浊的历史已经远去,干净清澈是你现在的模样。”有人开始写诗了。

诗句清澈如水,透着诗人的才气和自豪。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