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光
实 习 生 李 潘
6月5日,距离高考只剩下两天时间。高三学子们开始为高考做最后的准备,班主任给大家上了“最后一课”,同学们互相告别,预祝取得好成绩。
“最后一课”气氛轻松
6月5日是高三学生在高考前离开学校的最后时刻,漯河五高北校区校园内非常安静,学生们依然坐在教室里,听班主任上最后一节课。
在高三(4)班教室内,班主任王忠安站在讲台上,给70多位同学上课。除了鼓劲,他不厌其烦地提示各种应考细节。学生们都站了起来,不时开怀大笑,气氛显得很轻松。教室的墙上贴着不少小纸条,上面写着学生们的目标,“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大学的名字跃然纸上。
随后,王忠安接过同学们递过来的一件件校服,在上面签上“高考必胜”、名字和日期,他感叹着说:“我还记得你们刚入学时的场景,不知不觉我们就在一起度过了3年。这期间有欢乐,有感动,转眼间你们就要走入大学校门,提前祝福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老师的煽情使气氛有些伤感。但很快画风一转,老师又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大家一起合影,说说笑笑。
“高考,我们准备好了”
教室的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一个请假条:“亲爱的王老师,临近毕业,特此请假。请假时间:一辈子。”这则煽情的请假条是同学们有意写上去的。王忠安告诉记者,班上学生,大部分都是18岁,他们是第一批参加高考的“00”后。在一起三年,师生感情比较深。“他们每个人都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群考生们创意十足,他们自己制作了一本毕业影集,照片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一张张笑脸,张扬着青春和个性。漯河五高三(4)班学生班长高中浩说:“毕业照是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拍的,大家人手一本,把校园中的点点滴滴都收集在相册中,留下这段难忘的高中时光。
当天下午,同学们领取了准考证后,陆续离开学校。教室即将成为考场,标语、高考倒计时牌等都被撤掉,大家在离开教室时,欢呼着:“高考,我们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