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参与此次活动的小朋友正在认真听福利院院长张丽介绍福利院基本情况。 ②小朋友正在观看福利院孩子制作手工艺品。 ③爱心人士购买福利院孩子的手工艺品。
①
③
②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林润
“听说是你们报社组织的公益活动,我赶紧带着孩子来了!”“我这是第三次带着孩子去福利院献爱心了!”“今天恰巧是我孩子的生日!”……6月1日,由漯河日报社汽车部发起的“儿童节为福利院孩子献爱心”活动圆满结束。
15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6月1日上午,参与公益活动的爱心人士在嵩山东支路新闻大厦门前集合。一大早,记者在新闻大厦门前看到,参与此次活动的车辆已经排起长队,路边的人行道上站满了参加活动的爱心人士。
“本来计划的是九点集合完毕出发,现在才八点四十分人都已经到齐了。”漯河日报社汽车部王主任告诉记者,经过他粗略统计,此次活动共有150余人参与,使用车辆30余辆。
“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参与,今天来的爱心人士已经超出福利院能承受的范围了。”王主任说,好在他与福利院及时沟通,福利院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保证此次活动顺利进行。
经过与爱心人士简单的沟通交流后,车队拉着物资浩浩荡荡地向福利院出发。
为孩子们奉献爱心
到达福利院之后,爱心人士拿着他们所携带的玩具、零食以及文具用品等物资来到福利院内,在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有序地将物资放在规定的地方,待福利院工作人员统一发放。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爱心人士参观了福利院的各种设施,并开始和一些孩子互动。“妈妈你看,这个小姐姐画的这幅画好漂亮啊!”一个参加活动的孩子看到福利院的孩子在作画,忍不住喊妈妈一起来欣赏。
听到孩子的呼喊,妈妈向孩子比了一个要安静的手势。“声音小一点,不要影响到小姐姐作画!”
爱心人士又来到福利院内一间展示孩子手工艺品并进行义卖的屋子里,屋子里各种手工艺品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你看这个包做得真好,挺好看的!”“妈妈,我想要那幅画!”“我想要这条龙!”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让孩子们爱不释手。“这些孩子的手真巧,做的这些东西真精致。”不少爱心人士在看完手工艺品后纷纷购买留念。
这个生日过得很有意义
活动当天,恰逢一位小公益者的生日。这位小公益者名叫孟可欣,今年11岁,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白色的上衣,扎着简单的马尾辫,说起话来有些害羞。孟可欣为福利院的孩子带来很多玩具与文具。她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的开心快乐。妈妈曾经告诉我,快乐是要与人分享的,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所以我就带着我的玩具来到这里,把我喜欢的玩具分享给他们。”
孟可欣的同学党诗雅告诉记者,生活中孟可欣就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学,班里的不少同学遇到麻烦后,都会找她来帮忙。
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
采访中记者看到,福利院教室内各种教学器材应有尽有,教室外也有一些供孩子们娱乐的设施。据市福利院院长张丽介绍,目前福利院内有140余名孩子,大多数孩子因为疾病而被父母遗弃,公安部门查找不到孩子生父母的信息,就将他们送到了福利院。还有一些是部分服刑人员子女、涉案打拐儿童、困境儿童等。
“我们这里的孩子跟社会上的孩子的区别是,他们没有了父母。”张丽告诉记者,孩子们是被父母遗弃的,缺少父母以及亲人的关爱。“现在的孩子和过去的相比,生活、学习、教育、康复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过去我们注重的是养活孩子,现在我们注重的是孩子的养育、治疗、教育、康复,尽量让孩子做到生活自理。”
张丽说,虽然孩子们没有父母,但是有相关部门给予的保障,物质方面并不是特别的缺少,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关爱和关注。
期待下次再相遇
活动结束后,爱心人士纷纷给漯河日报社汽车部王主任留下联系方式,称如果以后还有类似的公益活动,一定要通知他们,他们还会参与。
“我们漯河日报社一直热衷开展公益活动,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举办这种活动了。”王主任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更多爱心人士关心、关注福利院的孩子。接下来我们将不定期组织爱心人士,为福利院孩子送去更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