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姜文,谢晋导演生前曾笑呵呵地说:“姜文这个人脾气很臭的,但是他对我还是蛮尊重的。”聊起谢晋,从来桀骜甚至自负的姜文,哪怕双手依旧插袋,哪怕双臂环抱胸前,却语气里满溢虔诚和尊敬:“他很伟大,他是伟大的导演,真正的电影大师。”
在谢晋逝世十周年的2018年,姜文来到上海,担任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日前他接受专访,聊谢晋,聊自己的成长,聊对电影不变的热爱。
忆谢晋
真正的电影大师
“他坐在我宿舍床上,和我聊天的场景,我仍然记得。”姜文说,至今还记得谢晋导演第一次找他,是想合作《赤壁》,不过后来没拍成。“过了很多年,他来找我演《芙蓉镇》。我想不明白,我怎么会被他选中,主演了一部电影,我觉得我不够。”从来都是自信满满的姜文谦虚地说,“我完全没有自信,我有这样的机会。”
为了拍摄《芙蓉镇》,姜文在上海工作了一年半,上海电影人对艺术的态度和工作方式,让他印象深刻。但最难忘的还是谢晋导演对艺术的求真、务实,“其实没有他,就没有我后来做导演的勇气。”
聊起谢晋的时候,姜文的语气是充满温度的:“有一次他看到我和我弟弟,笑呵呵地说,‘你们俩真是傻子,可以演我儿子,可以演阿三、阿四。’我说‘好啊’,但是很遗憾,后来没有拍成这个电影。”姜文说,弟弟姜武后来有勇气演《洗澡》,也是因为谢晋导演跟他过说“你可以”。
聊成长
告别《阳光灿烂的日子》
怀念故人的姜文说:“我没那么怀念过去,我对未来太好奇了,我觉得未来还有很多值得去了解和探索的东西,来不及太多的怀念,不是不记得,而是都记得。”采访中,他说自己可能骨子里反对“今不如昔”的说法,“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成了九斤老太太,但我认为现在比过去好,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回望自己的年少轻狂,姜文直言:“我现在根本没兴趣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说,五十多岁了,再装小年轻,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我得拍我现在能拍的东西,只有这样才有价值。”
重温别人的青春,姜文拨弄着手指,敲着桌面说:“我觉得黑泽明和库布里克的电影很有意思,因为你能看见他年轻时是这么拍,长大了是那么拍,你能看到他们生命的历程。”喜欢用“长大”一词的姜文,说自己看不上一些老头装小孩,或者老太太装少女,他不屑地说“那有什么意思?”
谈电影
忠于自己忠于生活
关于电影,姜文说:“今天的作品也比以前的好。”但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做评委会主席的他并不愿意“借机”推销自己即将上映的新片。被问及影片《邪不压正》,他说:“你这个问题,我真的特别想回答,但我不能。因为电影比我用嘴回答,更能如实地表达我所关注的东西。”
我们知道,一直以来姜文最关注的都不是电影技术的发展。姜文说:“技术当然重要,但是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现在拍戏用了很多原来没有的技术,但是有些技术还不够成熟,还会耽误很多时间。我理解的技术,是为了方便人去实现很多实现不了的东西。何况现在电影技术还没那么方便。”电影《邪不压正》也不是宣传里“民国三部曲”的最终章,“其实我都没想过‘民国三部曲’,将来我还会拍民国时代题材的电影。”
姜文强调:“我对什么都感兴趣,但要到一定程度才有能力和权力用电影表达。”对于那些一年一部戏,甚至两部戏的导演,姜文说很多人比他有勇气,很佩服他们,但他愿意坚持自己,“如果没有找到有兴趣的东西,我就放弃。”对于演员、导演、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身份变化,他说:“演员和导演,对我来说,就是从镜头前到镜头后来回转,我做导演的时候也从来没放弃做演员。”他说自己对电影的认识,从来没有太多本质的变化:“无论你关注什么,都要忠于自己,忠于生活,摒弃伪装。”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