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记者在漯河高中见到张艺璇时,她身穿白T恤、红马裤,头扎马尾辫,戴着眼镜,170厘米的身材亭亭玉立。一直面带笑容的张艺璇,落落大方地和记者、老师打招呼,神情自然、淡定。
听老师的准没错
“感觉自己很幸运!我属于超常发挥那一类型的。”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在全市文科生中名列前茅,张艺璇难掩内心的激动。她告诉记者,这次考试各科题目感觉不是太难,自己在考试中镇定自若,细心扎实地做好每一道题。而且,考试环境也让她感觉很好,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
俗话说:十年寒窗磨一剑。谈起平时的学习,张艺璇认为,平时学习要扎实,要多给自己压力,多做各类题型,所以她才在考场上有基本上都是在书本上看到的东西的感觉。
考试结束后,这段时间张艺璇除了短暂放松一下自己外,已经开始为上大学做准备。她说:“我感觉自己在英语方面有待提高。书面很好,但口语和听力不是太强,所以这个暑假要加强学习,争取进入大学时能赶上优秀学生。”
采访中,记者请张艺璇向学弟学妹们传授一下学习的“秘籍”,她郑重地说:“学习方面听老师的,跟着老师走,绝不会吃亏的!”
课堂上认真听讲
张艺璇生长在市区一个普通的家庭,家住市区金地翠园小区。父亲张进今年48岁,是武铁信阳房建生活段职工。张进得知女儿的成绩后,也为女儿感到欣慰。
“女儿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能考出好成绩,也与她稳定的心理素质分不开。”张进笑着这样评价自己的女儿。
张进告诉记者,女儿上小学时成绩属于中上等水平,表现一般。但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就像加速跑一样,几乎每学期都有很大进步。
“初中进步快,与我们要求她注重课堂学习有关。事实证明,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学习,把知识点掌握好,疑问解决好,课下作业就不成问题。”张进说,女儿的作业都能比其他学生提前完成。有时他也经常在家辅导孩子,这也许是她进步快的另一个因素。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从来没有上过补习班。扎扎实实把书本上的知识学习好,就是最大的胜利。”张进对记者说,因为不把孩子送到各类辅导班,所以女儿从小学到初中阶段都有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如今,钢琴、吉他都是她的最爱,而且还登上舞台展示过自己的歌喉。
女儿有自己的主心骨,敢于自己做主,这是张进对女儿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张艺璇记忆力强,喜欢背诵诗文和地理历史,上高中分科时,她自己做主报了文科班,结果在分科时她在年级名列前茅。
说起和女儿的感情,不等爸爸回答,张艺璇幸福地笑着说:“我和爸爸妈妈最好了!”
学习积极主动
“辛苦挣得幸福来!”得知自己的学生张艺璇考出了好成绩,班主任柳荣军也为张艺璇感到骄傲。柳老师高兴地说:“艺璇进入高中后就表现不俗,一直是班里的第一梯队,重点培养对象。”
柳老师认为,张艺璇最大的特点是学习不但有主动性,而且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发挥优势的同时还能补上短板。比如,为了不让艺璇偏科严重,老师专门让她当上数学课代表,无形中增加了她数学方面学习的动力,做到了全面发展。
“考试前我就有一种预感,如果艺璇发挥正常,肯定会出好成绩。”柳荣军老师说,就在考试前几天,艺璇还向他借书学习,这在学生中并不多见,说明她复习得很全面,而且对知识的渴求度仍然很高,所以最后考出好成绩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优秀学子是怎样炼成的
6月25日零点,高考成绩公布,漯河考生通过各种渠道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记者采访了其中两名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心得体会、励志成长经历、家庭教育模式,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理科考生郑凯文
不要忽视基础 认真对待错题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辉
记者在漯河高中见到郑凯文时,他穿着一身运动衫正和老师合影留念。内敛、腼腆且不爱说话的大男孩,这是郑凯文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得高分意料之中
“凯文考这么好,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窦东立老师从高一就当郑凯文的班主任,整整带了三年,学生的点点滴滴都记在他的心头。
窦老师说,高三这一年,郑凯文成绩不仅好,而且很稳定,在模拟考试中连续四五次在年级名列前茅。
“其实,在高二时,凯文已经被北大、清华这些名牌学校瞄上了。”窦东立说,2017年5月,北大在全省进行了一次机试,郑凯文夺全省第一名,当年7月,在清华举办的暑假训练营测试中,他又得第一名。
中招“考砸了” 高中奋起直追
“这孩子十分聪明,头脑灵活,学习思路非常清晰。”在采访时,一些老师讲起郑凯文如是评价说。
不过在窦东立老师看来,要想学习优秀,仅仅靠聪明还不够。“其实,凯文中招成绩并不突出,但是进入高中后他奋起直追,学习上一直保持韧劲,保持对学习的专注度,十分稳重,很少受外界干扰,不论考好、考坏,心理都没有大的波动,成绩也没有大起大落过。”窦东立说。
郑凯文也说,自己中招是“考砸了”,120分的语文成绩他才考了83分,语文成了弱项。进入高中后,他加强了对语文的学习,避免了语文成为他的“瘸腿”课。正是各科成绩都保持平衡发展,才让他在高考中能够取得了好成绩。
高一就开始自学大学课程
作为一名理科生,数理化对于郑凯文来说,自然不在话下。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更是他的长项。在今年高考中,他的数学也只差一分满分。
其实,从上高一开始,郑凯文就开始从网上订购大学数学和大学物理课程,然后自学。“有一次放假返校,我碰见凯文的妈妈,就问她,孩子假期在干啥,结果他妈妈说,看‘闲书’,我一细问,原来他的‘闲书’竟然是大学数学和物理。”窦东立说。
“我对大学数学的微积分,物理的力学知识比较感兴趣,所以就钻研了一下,这些知识对自己的高中学习也有帮助。”郑凯文说,正是对数学和物理的喜爱,让他对清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也充满了渴望。
同学都愿和他坐同桌
沉静、内敛、友善、随和,说话“音量”很小的郑凯文,在同学眼中也是一个乖学生,不少学生都愿意和他坐同桌。
同学眼中的乖学生,也是父母眼里的乖孩子。“孩子从小学开始,在学习上就很少让我和他爸爸操过心。”谈起儿子,于梦玲咧开嘴满脸绽放着笑容。
于梦玲之前一直在超市上班,她的丈夫在郑州做机械设计,两个人工作都很忙,儿子的学习全靠自己努力。“儿子在学习上都是主动去学的,很少让我们在后面撵着、催促着,记得儿子上小学时,每次新书发下来,他都自己先看一遍。主动学习意识强,这也是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不要忽视基础 不要好高骛远
郑凯文还给学弟学妹分享了一些经验:“学习一定不要忽视基础,一定要稳扎稳打,不要好高骛远。高考复习备考,不做题那是不可能的,但不要盲目大量刷题,去搞题海战术。另外,平时做题时遇到的错题,一定不要不在乎,要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错题集,仅在高三就积累了厚厚一沓,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时要避免再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