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本地街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7月11日 星期

闫彭军:奋斗的人生更精彩

闫彭军(左)在公司查看生产情况。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从国企员工,到年薪20万的营销管理人员,再到公司老板……2003年至今,闫彭军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7月9日,记者采访了中元颍川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彭军,了解他充满奋斗的人生故事。

从国企辞职 成为销售经理

2003年,21岁的闫彭军毕业后进入一家国企,工作稳定轻松。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份很不错的工作。闫彭军却不这么认为。“当时在漯河买一套房子首付要3万元,每月几百元的工资,不知何时能攒够首付。”闫彭军说,他毅然辞职来到浙江,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闫彭军从业务员做起,最开始每月工资不足千元。通过不懈的努力,闫彭军在岗位上如鱼得水,取得了不凡的业绩。2005年,他在一家通讯公司担任销售主管,管理近百名员工。在公司突然倒闭后,闫彭军又在一家手机生产商干起业务员。凭着丰富经验,2009年闫彭军成为浙江地区销售经理,年薪20万元。

回到家乡 踏上创业之路

2009年3月,为照顾家庭,闫彭军回到漯河。“我想找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但实际上月薪3000元的工作都难找。”闫彭军说。他开始寻找新的出路,经过考察,发现漯河城市发展很快,市场对钢材的需求很大,便决定创业。

“从浙江回来,结婚、买房、买车,仅剩下一万多元。”闫彭军说,他从亲戚朋友处借来10万元,在源汇区干河陈乡三里桥村附近租了个200平方米的门店,于当年7月开始营业。

“门店的位置很偏,里面没有水电,我们自己打井、扯电。”闫彭军说,尽管有新房,但为做生意,他和爱人吃住在店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没生意更让他难以接受。与之前做销售经理时风光的日子相比,闫彭军心理落差很大。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只能咬牙坚持。

对于接手的第一笔生意,闫彭军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他开业三个月唯一一笔生意。“接了一个5000元的单子,感觉生意很大,送货、卸货,结果没赚钱还赔了钱。”闫彭军回忆道。

对从未接触过钢件的闫彭军来说,面临着很多挑战:一开始,他看不懂客户下的单子,便请教别的客户;由于操作不熟练,经常会产生废品……功夫不负有心人,靠着摸索、学习,他逐渐入行。细心的闫彭军发现,客户在店里下过钢材单子后,还要跑着去其他店铺购买五金件、铁皮等辅件。于是,他购进型号、规格等配置比较齐全的各类产品,方便客户选购。

稳步发展 未来任重道远

2009年9月,门店的生意逐渐好转,每天从早晨五六点忙到半夜一点多,闫彭军开始招人帮忙。

2010年,闫彭军将门店迁至107国道与长江路交叉口附近,门店面积占地3000多平方米,同时将设备升级为自动化,添置了航吊等机械。

2012年,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闫彭军成立了一个2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引进了Z形钢生产设备、购买了夹芯防火板生产线,填补了漯河市场的空白。

2013年,闫彭军成立了中元颍川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并于2014年正式开展钢结构加工。此后,他开始承包工程,同时公司涉及业务范围更广,客户逐渐延伸至驻马店、平顶山、郑州等地。目前,公司固定员工已近30名。

在外人看来,随着制度的完善,闫彭军可以轻松下来,但他却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公司有很多员工,我必须要考虑他们,考虑整体的市场行情、公司产业升级及发展。未来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公司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闫彭军信心满满地说。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