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隔着一面墙,我们是邻居,拆了这面墙,我们就是一家人。”在市区民主路韩家巷,居民们经常这样说,他们和睦相处、互帮互助30多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让这个巷子每日充满欢声笑语。7月15日,记者走访了韩家巷,了解此地居民们的故事。
和睦相处 多年老邻居似一家
7月15日傍晚,夏风吹过韩家巷,带来一丝凉爽。在巷子口,一些居民聚集在一起聊天,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居民们告诉记者,每天下午和晚上,天气比较凉快的时候,他们都会在巷口坐一坐,闲聊一会。说说巷子里的新鲜事,开个玩笑,既乘了凉,也和邻居们拉近了感情。
据了解,韩家巷的很多居民已经在此居住30多年,邻里之间很熟悉,他们每天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葛顺河今年68岁了,在韩家巷居住多年,他熟知巷子里的很多事,说起邻居们,更是如数家珍。谁家有几口人,哪一户是空巢老人,甚至常在巷子里跑的猫狗是谁家的,葛顺河都很清楚。“我们在这里住了30多年了,从没有见邻居们吵过架,红过脸,大家每天说说笑笑的,特别开心,跟一家人一样。”葛顺河说。
对于韩家巷居民的和睦,社区工作人员也深有感触,源汇区五一路社居委主任李爱红说:“咱们这边的居民相处得很好,每个人都很热心,也很热情,整个巷子的氛围特别温馨,给社区提供了很多帮助。”
守望相助 小巷热心居民多
邻居们多年相处和睦,需要的是大家共同的努力。韩家巷里,就有许多热心人,他们为邻居们操心,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给整个巷子带来了温暖的基调,57岁的赵明就是其中一位。
“有困难,找赵明”是邻居们之间一句玩笑话,也真实地反映了赵明对大家的帮助。居民张艳琴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她家的窗帘坏了,自己怎么也修理不好,她就请赵明帮忙。赵明二话没说,带着工具就来家里帮忙。不仅张艳琴一家受到过赵明的帮助,巷子内不管谁家需要帮忙,只要招呼赵明一声,他都尽力相助。
韩家巷有一位71岁的居民宛梅,是巷子有名的热心人。很多居民将自家的备用钥匙放在她那里,有急事出门的时候,还会请她帮忙看一会孩子。有时候下雨了,看到别人晒在外面的衣服、被子没收,宛梅就全部收到自己家中,然后再喊大家到她家拿。如此做的次数多了,邻居们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就自觉地到宛梅家中寻找。
巷子里90多岁的王阿姨是一位空巢老人,邻居们每隔几天就到她家中看一看,遇到雨雪天气还要专门给老人送饭。居民刘红军常到外地出差,每次带回茶叶、橘子等,都会送一些给邻居们,请大家都尝尝。
文明和谐 居民生活乐淘淘
30多年的相处中,韩家巷的居民之间形成了一些不用言说的默契。
“我们巷子的人有啥矛盾,从不藏着掖着,大家面对面,把话说开,该咋办咋办,谁也不往心里去。”葛顺河说,因为平时交往多,邻居们对彼此都很了解,大家沟通很顺畅,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矛盾,很容易就得到解决。
听到葛顺河的话,居民董桂英补充道,居民们虽然平时爱聊天爱说笑,但大家有一个共同点,从不说别人家长短,不在背地论人是非,正是这种风气,让大家相处得舒服、和谐。
居民们多年和睦相处,也给下一辈带来了较深的影响,孩子们从小一起长大,有着深厚的情谊。
“我们这里的孩子都很孝顺,每一个家庭都相处得很好,我们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天天都挺乐呵,日子过得可舒坦了。”葛顺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