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潘丽亚 吴艳敏
早上6点多,在市区嵩山路沙河桥附近的一个广场上,就能看见一对练习柔力球的飘逸身影,这就是嵩山社区的柔力球姐妹陈玉奇和朱彦连。7月17日,趁她们在郾城区嵩山社区舞蹈室内排练节目的空档,记者采访了她们。
同练柔力球 姐妹俩相识
63岁的陈玉奇和62岁的朱彦连本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十年前,在郾城区钟楼广场健身时,因为对柔力球有着相同的喜爱,两人结下情缘。
“当时只有很少的人打柔力球,开始还有老师教,后来连老师也没有了,我们便开始跟着视频自学。”陈玉奇说,自己是个性格外向的人,平时也喜欢结交朋友,与朱彦连认识后两人一见如故,便经常相约一起健身、练球。
那个时候两人都在淞江路西段附近住,便经常去钟楼广场上练球。后来,两人分别搬了家,但相距也不远,便又约着到河堤上练习。“每天早上5点起床到河堤上,练习到7点半左右各自回家。”朱彦连说,别看她们两个都退休了,但平时还都有工作,她是在女儿办的小食品厂工作,而陈玉奇有自己的生意,还在保险公司兼职。
“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我们从来不影响照顾家庭,工作也做得很好。”陈玉奇对记者说。
苦练基本功 组建柔力球队
柔力球是由运动者手持一种特制的拍子,通过用弧形引化的方法将球抛来抛去,可以二人对抛、单人独练、几个人互传或隔网竞技,以达到健身、娱乐、表演和竞技的一种运动项目。
陈玉奇说,柔力球很多动作看似软弱无力、轻松自在,然则力度拿捏、方位掌握均不容易,一场球下来,轻则汗流浃背,重则腰酸腿软。正是因为较难练习,很多人难以长期坚持。
“为了一个动作,需要反复练习。”朱彦连笑着对记者说,有一次她们跟着视频学了一套新动作,由于动作难记,她私下里一直在心里揣摩,一天晚上正在做饭时,她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动作,感觉很不错,拿着锅铲就在厨房里练习起来,弄得家人哭笑不得。
家里的床是练习柔力球的最好场地。“动作不熟练时,球总是会掉,在床上练,被子柔软,球掉上去不会滚丢。”朱彦连说,她们的坚持也吸引了相同爱好者,只有大家愿意学习,她们就积极地教,如今球队已有20多人。
参加模特表演 生活丰富多彩
采访中,陈玉奇和朱彦连即兴表演了一段柔力球。只见她们舞动着手中的柔力球,时而跨步、时而转身。抛投、背传、竖旋、平拍360度旋转等一个个动作,既有传统的韵味,也有时尚的舞姿,跳的人精神饱满,看的人赏心悦目。
陈玉奇说,她俩不光练柔力球,还是一支老年模特队的成员,经常参加一些模特表演。“我们虽然退休了,但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也希望有一个开朗、阳光、健康的晚年生活。”朱彦连说,她每天的生活充实而又丰富多彩,感觉越活越年轻。
看着她们把生活过得这么丰富多彩又充实,陈玉奇和朱彦连的家人也都给予最大的支持。“陈玉奇还把她老公带动起来,他俩有空就去跳跳交谊舞,浪漫着呢。”朱彦连说,每天抽出时间锻炼,见见面聊聊天,真的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