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我要上大学
本版新闻列表
 
2018年7月19日 星期

蒋露露:身处困境不服输

蒋露露和妈妈一起择豆角,准备做饭。

人物介绍

受访学生:蒋露露

毕业学校:漯河四高

高考分数:604分(文)

录取院校:西南大学

家庭住址:郾城区李集镇郭桥村

勤劳能干的父母,聪明好学的哥哥,蒋露露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这一切都因哥哥的生病而发生了逆转。

面对家庭的不幸,露露从小就懂得不和同学比吃穿,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实 习 生 李博昊

7月18日近午时分,记者来到蒋露露家中时,她正帮助妈妈择菜准备一家人的午饭。7月11日就被西南大学提前批次录取的蒋露露,面对家庭的窘境,心情少了喜悦,更多的是复杂和焦灼。

幸福家庭

因哥哥患重病陷困境

勤劳能干的父母,聪明好学的哥哥,蒋露露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这一切都因哥哥的生病而发生了逆转。

16年前,也就是2002年,蒋露露2岁,哥哥蒋瑞旭10岁。当年秋天,哥哥在家附近玩耍时,从小桥上跳到沟里面的秸秆上摔住了。当时瑞旭的嘴碰出了血,家人也以为没什么大碍,就没放在心上,事情也就过去了。可是几个月后,瑞旭走路的姿势明显感觉不稳,父母带他去看病,也没有查出原因。

四年之后,瑞旭的病症突然加重,两脚外翻,说话含糊不清,身体会不自主地发抖,整个人根本不能坐稳,更不可能长时间站立,只能躺在床上。

十几年来,露露的父母为了给儿子看病,从漯河到郑州,最后到北京,遍访名医,儿子的病最后被确诊为椎体外系损坏,损伤了脊椎神经,原因可能还是当年从小桥上那一跳造成的。虽然病症确诊了,可是,最后连北京协和、北大附属医院、解放军301医院等几大医院的专家,都没有治愈的方法,只能靠药物维持现状。

说话间,露露带着记者来到哥哥的房间。只见瑞旭躺在床上,吹着风扇。如果不是病魔侵袭,他应该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可是现在他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

看到记者,瑞旭试图坐起来,还用吐字不清的发音礼貌地说着“你好”。可是,他根本不能坐稳,身子不由自主地倾斜着倒在了床上。

“这些年家里挣的钱基本上都给儿子看病了,还欠了亲戚朋友一些外债。”露露的爸爸蒋贵营心疼地叹息说,“唉,今年儿子的脊椎开始轻微疼痛,可能他的病又进一步加重了。等让露露去上大学了,我就把秋季的粮食卖了,再带孩子到北京让专家看看。不管砸锅卖铁,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要让儿子站起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面对正值青春却卧床不起的儿子,这位一家人的顶梁柱,也忍不住掩面啜泣起来。

露露也红了眼睛,她忍着泪水坐在床边给哥哥按摩腿部。她说,哥哥不能让热着了,否则会生褥疮;但也不能用空调,低温不利于他的病情稳定。

闻讯赶来的村主任郭中堂对记者说,自从发病起,瑞旭就被定为一级残疾。瑞旭的病给这个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加上瑞旭的妈妈患有胃病,也要常年吃药,一家人的生活基本维持在温饱线,村里近些年也一直给他们一家人申报最低生活保障,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身处困境

刻苦学习不服输

可以说,蒋露露是在看着哥哥忍受病痛的折磨和父母艰辛的操劳中长大的。

母亲在家照顾行动不能自如的哥哥,父亲除了忙六亩田地的农活,就外出打工挣钱给哥哥拿药。面对家庭的不幸,露露从小就懂得不和同学们比吃穿,更不乱花钱,哪怕是酷暑中的一根冰淇淋,也不舍得吃。

在学校,露露更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体谅父母艰辛不易的她,为了省吃俭用,在学校吃饭都是挑最便宜的,有时干脆就吃个馒头就咸菜。

长年累月如此,造成露露营养不良,而且患上了胃炎。特别是2017年2月,露露一次饭后吐了,然后发烧住院看胃病,花去了近两万元才恢复了健康。尽管如此,胃炎依然不时造访,影响了她的学习。

“我在读书时看到这样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我就把它当作我的座右铭,激励我刻苦学习。”蒋露露说,身处困境,让她感受到生活不易的同时,也激发了她改变命运的动力。高三时,露露被选入特优班。

班主任刘群山说,露露的家庭贫困,可她学习很努力,她给人的感觉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头儿!

正是靠着这种不服输的精神,蒋露露顽强地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在逆境中脱颖而出。今年高考,她以604分的优异成绩被西南大学提前批次录取。

暑期打工

为自己挣大学生活费

自从7月11日确定被西南大学录取后,蒋露露的父母高兴之余,开始想方设法为女儿凑学费。露露也没有闲着,除了在家中尽量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之外,还找了一份补习班的工作,为小学高年级的孩子补习功课。

“让哥哥的病好起来,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是我们一家人最大的心愿!”露露说,“我能自食其力了,得想法养活自己。”

“到大学开学时估计能挣1000多块钱,应该能够两个月的生活费吧。”蒋露露说,到大学后,还要勤工俭学,努力学习争取多拿奖学金,实在不行就申请助学贷款,尽可能地减轻父母的负担,把省下的钱给哥哥看病。

如果你是一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且已确认被报考院校录取,还在为学费发愁的漯河籍应届考生,请与本报联系吧。

本报同时面向社会征集爱心人士、社会团体和企业参与此项爱心助学活动。

咨询热线:13503950703 晚报小Q(QQ群):102185269

微博:(新浪)@漯河晚报 微信:漯河晚报

手机客户端APP: 沙澧河 邮箱:154392258@qq.com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