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作品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7月25日 星期

官渡桥村“渡”华年


□李 锐

伴着小雨,我和一个叫“官渡桥村”的地方如期相约,生命里短暂的一段“芳华”印记在这里,定格为一次温暖的记忆。

漫步在官渡桥村充满厚重文化气息的村道上,身心似乎都处于一种恍若隔世的境域中。官渡之战——在华夏文明史册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曾经发生在我此时所处的村庄。打开时光的影像,曹袁双方的激战,刹那间呈现在眼前,金戈铁马,狼烟四起,横尸遍野,血与泪的晕染,爱与恨的搏杀,为曹操成就一方霸业筑下坚实的根基,“官渡之战”也随着曹操袁绍的争雄落幕,成为千百年来被后人剖析借用智慧的参照。

日月更替,岁月峥嵘。有些人有些事,随着时代的前行成为人类浩瀚史册中被人铭记的一个符号,或者一段文字;而有的则成为陪衬,被如潮水般的后人后事所掩埋。也许,官渡之战让人们争相传颂的是一件事,一些人,抑或是一个“远古的官渡”,昨日的“官渡”在今天是如何的模样?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未知。

与文朋诗友撑伞在官渡桥村行走,在感受千年前官渡悠远气韵的同时,更多则是感触它现代文明蓬勃的生命力。“官渡桥是桥名,又是村名,管辖官渡桥和逐鹿营两个自然村。”听着村支书孙福泉的介绍,“逐鹿中原”“鹿死谁手”两个成语瞬间就从脑海中蹦出,“鹿”本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在曹袁之间却成为一个刺激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和牺牲品,令人痛惋。纵观古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史都是一部血泪史,我不想让远古的惨烈事件为今日的探访蒙上哀伤的基调,让遐思止步,尽情畅享官渡桥村今日的和谐与繁荣。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或褒或贬任由后人恣意评说,可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豁达;“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哲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以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胸襟,历史上又有几人能与之相匹敌?古人远逝,但他的精神遗风却恒延至今。如今的官渡人固守着这片曾经浸染先贤热血的沃土,心中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丝毫不减古人。

如果说官渡之战让世人评说的是曹操的奇才霸心,官渡寺让后人崇敬的则是关羽的忠义神武。官渡寺置身繁华之处,却外溢着静谧之韵。寺院内关公的金身塑像正气浩然,威震心魂。昔日的狼烟之地早已是良田万顷,百业俱盛。官渡寺的重新修建,人们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给养心灵的同时,也在挖掘扩展它的文化内涵和辐射力。如今的官渡寺不单单是人们祭祀忠义之士的寺院,更是吸纳资源,彰显智慧的集结地。千年古刹,香客如流,祥雾升腾,人们参道论禅,祈福纳祥。古人若天上有灵,看到今日的官渡人凝神聚力建设美丽乡村,安享幸福生活,共筑中国梦的繁茂场景,定会手捻胡须,颔首赞许。

官渡桥村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汉文化文明的滋养,曹公垒、汉井、曹操拴马槐、草料场、拒袁斩将碑、关帝庙等丰厚历史文化遗迹的存留,为勤劳聪慧的官渡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日后也将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瑰宝,成为官渡人构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乡村示范性建设的精神导引,扩展着官渡人的胸襟和格局。

任何年代,时光都会“升渡”那些执着于追寻梦想的人,凝视着一代代官渡人怀揣梦想,勇于创新已取得的丰硕成果,日后再来官渡,迎候我的会是怎样的景象?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