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晓甫)本报自启动“我要上大学——漯河晚报爱心桥行动(第八季)”以来,于7月18日起推出贫困学子系列报道,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和本报记者联系,表示要资助贫困学子,助其圆大学梦。
7月21日上午,市民李女士拨通了记者的电话,“我看了报纸上刊登的‘漯河晚报爱心桥行动’的相关报道,想资助两名贫困大学生,每个学生都资助到大学毕业。”记者问她有什么要求时,李女士告诉记者,只要是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就行。
今年本报启动“我要上大学——漯河晚报爱心桥行动”以前,市民王先生就向本报记者表示,要资助两名贫困大学生。在本报爱心助学活动开始后,王先生又多次打电话询问活动的细节,并表示想跟随记者一起去贫困学子家中进行慰问。
在这些热心市民中,有一些不愿意留下姓名的爱心人士。7月25日上午,市民刘女士打电话问记者要了微信号,想直接在微信上给记者转账,托记者转给她指定的贫困学子。“我在报纸上看到有个贫困学生的报道很感人,这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985高校录取,我要资助这名学生。”刘女士想在微信给这位贫困学生资助1000元钱,“我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钱不多,算是表示一下心意吧。”刘女士说。
7月18日,本报07版详细报道了贫困学子田亚飞的故事,目前他已经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记者在田亚飞家中观察到的细节被呈现在报纸上,在部分市民、网友中引起极大反响。“这孩子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沙发上满是破洞,柜子看不出原有的颜色,柜门七零八落……看到这些,我就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家里贫困而上不起学的情形。”市民张先生告诉本报记者,他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看到“我要上大学——漯河晚报爱心桥行动”相关报道后,就打热线电话咨询相关情况,想参加本报的活动,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爱心助学,你我同心。无论是一句关切的问候,亦或是雪中送炭的学费,都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爱心。不管你是一名正在为学费而发愁的贫困学子,还是热心助学的爱心人士,都可以通过“漯河晚报爱心桥行动”这个平台实现心愿。
爱心人士可通过以下方式和本报记者联系:
本报咨询热线:
13503950703
晚报小Q(QQ群):
102185269
微博:(新浪)@漯河晚报
微信:漯河晚报
手机客户端APP:沙澧河
邮箱:154392258@qq.com
如果指定捐助某位学子,请在电话中向本报记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