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张晓甫 通讯员 陈庆德 实习生 万天宇
“家里的自行车坏了,找‘杜艇长’修修就行了。”“为了逮俺家的老鼠,‘杜艇长’专门给俺做了个捕鼠器。”……这两年,在市区黄河广场附近居住的市民口中,流传着无私助人的“杜艇长”的故事。
7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郾城区工商局家属院,见到了正在家“鼓捣”的“杜艇长”——杜振北。今年73岁的他精神矍铄,一米六几的个头,身穿浅蓝色短袖上衣、灰色长裤,脚上是一双普通的凉鞋。“‘杜艇长’这个称谓是郾城的老战友喊起来的。”老人和记者聊了起来。
【“716艇”艇长】
成为全军区的名人
墙壁上贴满黑白照片的镜框,书房里摆满各种工具的工具箱,衣架上一件件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在这个几十平方米的屋子里,这些老物件陪伴这位老人度过了30多个春秋。
“河北省军区部队民兵学大庆、学大寨、学雷锋、学硬骨头六连民兵工作‘三落实’先进单位和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77.11。”杜振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个红底黄字封面的本子,也打开了尘封整整半个世纪的记忆。
“这是我在部队期间代表‘716艇’参加军区表彰大会时获得的,是这辈子最难忘的一个荣誉。”杜振北告诉记者,几年前家里遭受一场火灾,他在部队时荣获的荣誉奖章、奖状都丢失了,只剩下这个宝贵的“红本本”。
1968年,杜振北初中毕业后入伍到战斗英雄邱少云所在部队。既有文化又肯吃苦的杜振北,到部队不足一年入党,不足两年被提拔为司务长,在第三个年头被省军区主要领导点名担任毛主席畅游长江时乘坐的护卫艇“716艇”艇长。
杜振北拿出几张黑白照片,如数家珍向记者介绍:这张是他和战友们在毛主席坐过的凳子前合影,那张是他们在护卫艇上举办悼念毛主席逝世活动的合影,还有几张是战友在艇上学习、军区领导参观护卫艇的纪念照。
在那个年代,“716艇”艇长这个特殊的荣誉,让杜振北成为全军区的名人。“‘716艇’主要在武汉长江大桥附近执行任务,平时接待一些知青学习参观等,洪水季节担任巡逻水情任务。”杜振北告诉记者。
100多吨、30多米长的护卫艇保养起来需要一笔不菲的资金。“这是毛主席坐过的护卫艇,你好好保养,费用只管报。”省军区有关领导不止一次对杜振北说。看到每年光保养费就得60多万元,杜振北一改过去雇佣民工的做法,带领艇上20多个战士对护卫艇进行艇体刮漆、吐漆、清理附着物、机件保养、维护更换,次次圆满完成任务且验收合格,为部队节约资金10多万元。
在担任艇长期间,杜振北曾两次英勇救火、三次完成艰险任务、多次勇敢救人,还多次荣获军区先进个人、学雷锋标兵等荣誉。
【企业股股长】
“撤职可以,渎职不行!”
1981年,杜振北正式卸任“716艇”艇长并转业,到当时的郾城县工商局上班,一年后他担任了企业股股长。“企业股的职责很重要,全局多半业务都归我们管。”杜振北告诉记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公司清理整顿营业执照的撤销、审核及发放,都属于工商局企业股的管辖范围。
因为秉公执法,他还曾被人拿刀威胁过。在办公司大潮兴起期间,李某的私营商店想要挂靠县政府某单位,时任单位领导也认为白白得到一个商店很划算,迫不及待地找到杜振北催办此事。杜振北心里清楚:李某挂靠是假,转嫁上百万元的债务是真。他就对李某的事一拖再拖,最后不但得罪了李某,甚至当时县里个别领导也因此事在公开会上点名批评老杜。
“撤职可以,渎职不行!”杜振北斩钉截铁地表示。李某情急之下,拿着一把菜刀把杜振北逼在单位大院里,口口声声要杀人。“我是军人,还怕死吗?来吧,捅死我,我是烈士,你是罪犯!”……后来,县检察院驻工商局领导赶到,杜振北才得以解脱。
【义务水电工】
无私帮助邻里
几平方的书房里,一堆工具箱中放置了两个样式独特的工具。“这是啥工具?”记者好奇地问。“这是还没有送出去的捕鼠器。”杜振北拿着一张纸片往捕鼠器下一放,“咔”的一声,两段竹片合在了一起。
老杜已记不清楚送出去多少个这样的捕鼠器了。“街坊邻居来,说家里有老鼠,我就给他们做。”杜振北指着面前一层层木板、竹片告诉记者,平时有很多人来找他要小东西:有的是柜子缺个螺丝,有的是自行车轮毂坏了。
1999年,刚刚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的杜振北,看到县直机关和乡镇机构改革,单位机关人员严重超编,很多职工都不愿提前退休。53岁的他主动找到领导,第一个递交了提前退休申请书。现在看到很多同事退休后月工资比自己高出七八百元,杜振北一笑了之,“不比、不气,心里敞亮!”
看到没人做家属院的水电工,杜振北主动担当起家属院的水电维护、收取电费等工作。单位领导私下找到他,允诺每个月给他300元的补贴。“局里发的有退休金,我要这些钱干啥?”杜振北认为,自己干这些活是为了给大伙尽义务,要是领单位“补贴”的话,就丢了军人的风格。
汶川大地震的捐款、资助贫困学生的单子……杜振北的爱人苗玉娥悄悄拿出了十几张纸条,笑着说,这些都是老杜欠她的“人情债”。“老杜这身工商局发的工作服穿19年了,到现在还在穿。”苗玉娥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