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李林润
近日,网友“小丸子”在朋友圈发消息称:“把包存在了储物柜内,但把小票丢了。找工作人员帮忙,工作人员却说,要等到下班清场后才能打开。可现在离下班还有好几个小时,我知道是哪个柜子,也能清楚说出里面物品的特征,为什么不能开一下呢?”
网友“等风来”:超市不都是这样规定的吗?防止其他人冒领别人物品,我觉得没毛病。
网友“莫语嫣”:要拿东西得等几个小时,我觉得管理有点不人性化。
网友“油瓶子”:自己把小票丢了,要自己承担责任。我认为这样规定合理,而且这也是为其他人的物品安全负责。
8月2日上午,记者看到网友“小丸子”发的消息后,随即联系上她。据她介绍,她去市区一公共场馆,进去之前把包存到了储物柜里,出来后发现小票不见了,没办法打开柜门。网友“小丸子”说,她请工作人员帮忙时,工作人员说,要等到下班大家都离场后,才能帮她打开储物柜,但当时离下班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我能清楚说出里面物品特征,为什么管理规定不能更人性化一点呢?”网友“小丸子”说。
就此,8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该公共场馆看到,在入口处有一排储物柜供大家使用,储物柜上贴有使用说明及警示标语。在储物柜旁边还有块牌子,上面写有寄存须知。
该场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确实有下班清场后,才能开储物柜的规定。“有的是因为小票丢失,有的是因为使用不当,打不开储物柜的原因五花八门。”该工作人员说,“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防止储物柜物品被冒领,也是为大家的财物安全负责,希望大家能理解。”
采访中,有不少网友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顾客自己的责任,就应该遵守规定;有人认为规定应该更人性化一些,尽量节省大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