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晓玉
刘亚杰
8月8日是我国第10个全民健身日,记者就市民健身意识和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市民健身意识更加强烈,健身方式更加多元化,健身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健身意识增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身意识和需求在不断增强。健身已成为很多人放松身心、调节身体的重要方式。
每天傍晚,市区沙澧河风景区的广场上,广场舞、健身操成为河边一景。71岁的魏秀华每天晚饭后就到嵩山路沙河桥旁的广场,和几十名老年人一起做健身操。“出来活动一下,出出汗,然后回家洗洗澡睡觉,感觉舒服得很,一天不锻炼觉都睡不好。”魏秀华告诉记者,每晚的健身操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1岁的罗一原来抵抗力特别差,经常感冒。一年前,医生建议她多运动。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白天没有时间锻炼,她就在健身房办了一张卡,晚上下班锻炼,每周两三次。坚持半年后,她感觉不仅身体好了,身材也好了,整个人都更加自信了。现在她已经爱上了健身。
健身方式多元
过去提到健身,大多数人脑海中出现都是走路、跑步一类的运动,但现在智能手机普及,提到健身很多年轻人想到的是健身App。集健身教学、制定减肥计划、广场舞教学等多种功能的健身App,满足了人们的锻炼身体、减肥、娱乐多种需求,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新选择。
此外,近几年,孕妇瑜伽和产后瑜伽成为孕期和哺乳期女性运动方式的首选。刚刚生产完的陈女士,整个孕期都在坚持练习孕妇瑜伽,她告诉记者:“我之前就练习过瑜伽,怀孕前三个月的时候在家保胎没有练习,后来根据心情和身体情况,适当练习,明显感觉孕期的体力还是挺好的。”
健身要注意度
想马上瘦下来,想快速练出肌肉……很多人在健身时会“急功近利”,身体往往容易受不了受伤。
近日,孟女士为了减肥去健身房锻炼,没想到第一次上课就肌肉拉伤了。她告诉记者:“第一节课我去健身房骑动感单车,以前看视频里别人骑得很轻松,其实不是那样的,车很沉,看别人蹬得很快,我又不好意思慢,结果一节课下来就肌肉拉伤了。”
健身时方式不正确,也易造成身体损伤。50岁的刘云喜欢“暴走”,经常晚饭后和朋友“暴走”一个小时,一段时间后,她开始膝盖疼,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过量运动导致的,让她暂时停止“暴走”。
对此,骨科专家提醒,热爱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但运动要适度。一旦出现有身体某个部位损伤,肿胀、疼痛等情况,就应停止运动,好好休息。情况严重的,应尽早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