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市在园林绿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2017年,我市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8.02%和33.67%。凭借亲水融绿、环境秀美的独特城市风貌,我市先后摘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桂冠。
今年74岁的董道林,1988年进入我市园林部门工作,2016年离开工作岗位。近30年来,他抱着极大的热情投身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看着漯河从一个几乎没有公共绿地的落后小城,发展成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88平方米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A
董道林是郾城区人,1967年从原汝南园艺学校园艺管理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灵宝市林业部门工作。虽然家属也跟着他定居灵宝,但他还是心系家乡,一心想回漯河。
1986年,漯河升格为省辖市,董道林开始申请调回漯河工作。1988年,他如愿以偿,回到原漯河市林业局,从事园林绿化方面的技术指导工作。2006年,董道林退休之后又被单位返聘,直到2016年才彻底离开工作岗位。在岗近30年,他参与并见证了漯河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在董道林的记忆里,1988年的漯河,黄河路尚在修建,整个沙北还是农田。沙澧河还是自然河道,两岸除了小片农田,就是荒草地。
城区的绿地量极少,除了市人民公园外,几乎没有公共绿地。市区主干道两边的行道树以法国梧桐、雪松、黄山栾等常见树种为主,且多是落叶树,一到冬天就光秃秃的,整个城市给人的感觉很破落。
“我上学时学的是园林绿化、经济林果栽培等技术。当时能回到漯河工作,我满心激动,立志一定要用自己的技术,促进漯河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但当时怎么也没有想到,漯河如今会发展成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园林城市,沙澧河风景区建设得如诗如画,市区街头还修建了这么多游园。”董道林感慨道。
2002年 “国家园林城市”花落我市
B
董道林对记者说,我市园林绿化的发展跟改革开放密不可分,改革开放带来的利好政策,促使我市工厂企业增加、城区框架拉大,城市绿化面积也随之迅速扩张。
1989年,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道路绿化、街头绿地建设相继开始。最明显的就是道路两旁增加了一些比较名贵、漂亮的树种,比如广玉兰、大叶女贞、香樟树、石楠等。很多是常绿树种,即便到了冬天,也有满眼绿色。1990年,全市大力开展园林绿化,利用空闲地、河滩荒地等进行绿化,相继建成一批游园绿地。
据董道林介绍,为更好地促进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市政府将1998年确定为“城市绿化硬化美化年”。1998年以后,我市园林绿化事业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品位提高、面积扩大、距离拉长。从这一年开始,我市的园林绿化事业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通过沿河布绿、围桥造景、依路造园、设景造园、围城植树、美化庭院等措施,我市大力开展种草种花布绿,以白三叶、马尼拉、早熟禾、黑麦草、常青草为代表的地被植物新品种得到推广应用。
1998年,我市被省建设厅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之后,我市开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1999年,我市成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指挥部办公室。2002年12月16日,建设部授予我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申报建设国家园林城市获批之后,作为‘园林人’,我内心的激动无法用语言表达。当时,听说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市人民都行动起来。那时真是全市上下一心,干劲十足。我当时主要是在京港澳高速公路北入口做绿化工作。”董道林说,2002年,我市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的消息传来,他内心无比喜悦,专门到参与绿化的几个地方看了又看。看着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自豪感油然而生。
2012年 沙澧河风景区初具规模
C
2003年,为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位,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董道林等“园林人”提出了“果树进城”的构想,在市区主干道旁和游园里引进梨树、杏树、柿子树、樱桃树等果树。这样不仅体现了植物的多样性,同时还提高了观赏价值,花香还能改善空气质量,一举多得。
“‘果树进城’这个构想,有很多好处,是我到现在为止做过最自豪的事。比如梨树,4月初观赏梨花,七八月果实成熟后,金黄色的梨子挂满枝头,又是一种景象。不仅美景如画,还给人一种自家后院果园的亲切感。”董道林说。
2007年起,我市充分发挥两河穿城而过的自然资源优势,围绕“水”字做文章,开始沿河开发,重点开发生态观光、水上运动、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项目。
2012年10月,沙澧河开发建设工程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共建成29个风格各异的主题游园,在沙澧河两岸形成全长36公里、占地面积435公顷的开放式带状公共游园。
我市城市建设实现了绿草遍地、四季常青,形成了林带环绕、游园点缀的优美城市格局。继“国家园林城市”之后,我市又先后摘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桂冠。
“随着沿河两岸的开发,沙澧河风景区的建设,漯河真的大变样了。城市品位提升,彻底从一个连常绿树种都很少的破落小城,一跃成为风景如画的宜居城市。”董道林说。
盼漯河开展立体绿化
D
2016年,董道林彻底离开工作岗位,过着悠然的退休生活。每天上午出去跳健身操,下午在家和老伴一起看护小孙子。
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但他还一直在关注着漯河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不管是农户、工厂企业,还是原工作单位,只要有技术方面的咨询,他逢喊必到,有问必答。
关于市民比较关心的杨柳絮的问题,董道林表示,从今年开始杨柳絮已经得到了初步控制。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药物控制,以改变树木的生理结构来防治杨柳絮。从根本上解决的话,需要在以后的育苗过程中,培育新品种。
“我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看到漯河发展‘立体绿化’,所谓‘立体绿化’就是墙体、阳台、房顶等位置的绿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必须依靠植物、树木、花草,‘立体绿化’是解决城市热岛效应最有效的方法,现在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都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了,希望漯河下一代的‘园林人’能做到。”董道林期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