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且慢!”声音果断、坚决。
这天,我再次带队去援助乡下“留守儿童”,来的是一所乡村学校。车上有几十件食品,到了学校操场,我和几名志愿者正准备卸下那些食品。突然,有人在身后喊。
“你好,领导!”喊者三十来岁,气质凛然,“我是这个学校的代理校长,梁思欣!”梁思欣得体有度地握起我的手。
“让孩子们搬吧!”梁思欣说,“我估量了,东西重了些,但是他们搬得动。”
学校不大,只剩下几十个学生;学校偏远,勉强留下几个老师。学校多日没有校长,梁思欣是来做代理校长的。
听说搬东西,孩子们也跃跃欲试,欢欣鼓舞。这些食品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有些重,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但咬咬牙还是能搬得起。看来,这样的事,孩子们能做。有的学生来晚了,没赶上这场劳动,羡慕地望着干了活儿满头大汗的同学。
梁思欣双手揽着这几个学生说:“你们几个来晚了没搬。一会儿发食品时,一定是尴尬的。”梁思欣启发他的学生,“没有付出,一定是愧疚的,咋办呢?”
“我给他们打洗脸水。”“我去给他们拿毛巾。”“我给他们打凉开水。”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有个男生什么活儿也没抢到,思量后,突发奇想:“俺给大家唱个歌吧?”
梁思欣带头鼓掌!开始唱时,小男孩儿有些腼腆。看到老师鼓励、赏识的目光,他放声歌唱。从专业的角度看,他那不叫唱,应该是在喊。分明能感觉到,小男孩是想付出——付出和他的同学们一样的力气!
分发食品的时候,孩子们个个欣喜若狂,甚至几个同学相互拥抱庆贺他们的劳动果实。我想,这样的捐助活动肯定不是第一次了,显然,这次给了同学们别样的感觉。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也参加过不下百次这样捐助“留守儿童”的活动,食品、文具、衣服、书包……让这么小的孩子自己搬卸东西,我于心不忍。但是,学生们不甘示弱的劲头,我似懂非懂。孩子们车上车下的搬卸,梁思欣不担心出些许的意外?这个校长有点冷!
“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活动结束,带着疑惑,我专门问了梁思欣。
梁思欣说,当代理校长后,有些事情引起了他的注意。上个月,学校分发书包,一个女生怯怯地对他说:“老师,这是今年我领的第九个书包,俺妈妈也能给俺买书包的。”这样看来,孩子是天生有自尊的,并且骨子里不想坐享其成。
前几天,听说又有东西分发。有学生对梁思欣说,老师,给我发个滑板车吧;有学生说,老师,给我发个悠悠球吧。老师,给我发个儿童手机吧!……有的孩子已经有了无底洞般的依赖。
于是,梁思欣有了自己的思考。“贫穷是一种病,它的病根就是不劳而获!”梁思欣忧思着,“孩子们没有错,我们不应该让他们沾染这个病!”
“我是学金融的,因为支教做这个校长,实话说,不可能是长期的。”梁思欣说,“我不可能一下子改变学生的思想,但是,我会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让他们感觉到付出就会有收获,没有一点付出,只会伸手要,是可耻的!”
谈话间,我对这位年轻的校长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