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晓玉
“别人家的孩子谈起出游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滔滔不绝,自己的孩子旅游回来,却连去了哪里都说不清楚。大家有没有花重金带孩子出去玩,却感觉收获不大的困惑?”8月27日,网友“观海云远”在朋友圈发消息说。
网友“小王子yy”:带孩子看世界,听着很文艺,但如果孩子太小,除了旅途的颠簸、身体的疲惫,能有什么收获?
网友“偷走你的开心”:我们除了买回来一堆玩具,什么收获也没有。孩子到哪儿都盯着景区的玩具,根本无心参观。昂贵的投入,带来的并不是与之相等的见识增长,确实困惑。
网友“Tracy”:那些出去玩一圈回来收获满满的孩子,希望家长能讲讲怎么让孩子的旅行有意义。
如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成了被很多家长认同的教育理念。所以带孩子去旅游,已经是多数家庭的暑假必修课。暑假即将结束,出去长见识的孩子陆续归来。但对一些家庭来说,除了收获一身疲惫,孩子的收获并不大,这让一心想要带孩子长见识、开阔眼界的家长倍感失望。怎样才能让孩子旅行时有所收获呢?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到了目的地 孩子却不想动
8月26日下午,家住市区恒大御景小区的杨女士,一脸倦容地带着儿子结束北京的行程回到家里。谈起旅行感受,杨女士失望地说:“以后再也不想带他出去了,感觉除了一身疲惫,他一无所获。”
一心想让7岁的儿子到北京去看看,长长见识,感受一下首都的魅力。杨女士和爱人计划了五天的行程,打算带儿子去北京动物园、故宫、北京海洋馆、水立方等知名景点,最后再到天安门看升国旗。结果8月21日到北京,待了五天,就只去了水立方和北京动物园。因为儿子每天都只想趟在酒店的床上看动画片,一听不是去游乐场,就不起床,结果好多行程都取消了。
“我想让他看一下天安门升国旗仪式,前一天晚上住在天安门广场附近一家快捷酒店,花了600多块钱。结果第二天早上,他就是不起床,升旗仪式也没看成。”杨女士无奈地说,感觉别人家的孩子出去都很会玩,回来能写一大篇心得体会,而她的儿子每次出门只对游乐场和买玩具感兴趣。她觉得钱白花了,孩子什么见识也没长。
尊重孩子意愿 提前做好功课
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的假期旅行实现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目的呢?
市民苏先生的女儿11岁,已经去过20多个城市,每次出行都感觉收获满满。
“如果家长对弹琴、画画完全没兴趣,那给孩子报再多兴趣班,也很难培养出有艺术情趣的孩子。同样,如果家长对旅行都没有探索精神,没有好奇心,每次出行只带回来一堆景点照片,怎么指望孩子旅途归来,能熟知风土人情、历史典故呢?”苏先生说,家长应从自身做起,正确认识旅行的意义,和孩子沟通好,提前做好功课,才能真正带孩子开阔眼界。
“每次过完假期开学,我都会组织学生以画报或幻灯片的形式,讲述假期旅行的收获。我发现有所收获的孩子的共同点是,父母在出行前,会先跟孩子商量要去哪,会对行程安排咨询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要求。”市第二实验小学陈静老师表示。
陈静说,在大多数孩子心里,出去旅游,重点在玩。孩子要的可能就是去大海里游泳,去动物园里看老虎,去草原上骑马。如果家长每到一个地方,总让孩子去记人名地名、历史典故之类的,孩子就会感觉很无趣,还不如在酒店睡觉、看电视。每个孩子喜欢的不一样,尊重孩子的想法很重要。
陈静表示,除了尊重孩子的喜好,家长还应该在去每一个地方之前,做好功课,提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等,以便在参观过程中,跟孩子一起观察、探索,更好地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