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21岁的董科杰躺在浙江省中医院的病床上,看着自己的血液缓缓流出,经过分离机震荡后,再回到自己体内。3小时后,16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混液被送往河北,一名15岁少女正等待着这包“生命的种子”。
小董公司的领导徐女士看着病床上的小董说:“今年的优秀员工肯定是你了。不过,小伙子,不要骄傲哦!”浙江省第431例、西湖区第九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董科杰,就这样成了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内定”优秀员工。
据了解,小董是宁波奉化人,高中毕业后选择去当兵,在入伍体检时恰好看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便在体检时多抽了两管血,他的资料由此进入中华造血干细胞库。
没想到的是,因为视力不过关,小董并未如愿入伍。2017年11月,小董在杭州西溪银泰城一家餐厅当起了厨师。
今年6月,小董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说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7月2日,小董去医院进行了高分辨配型。几周后,结果显示高配成功。此时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河北,一名身患白血病的15岁四川籍少女刚刚错失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那位志愿者因为体检不合格,没有办法进行捐献。”西湖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小董父母也因此达成了一致意见:“救命的事情,肯定要做。”
按照流程,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前,小董还要连续4天接受动员剂注射,采集之后,他还要休息几天。这意味着,他必须请假了。
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小董起初并没和同事说。“才上班半年多,就要请5天年假,有点不好意思。”小董说。决定请假后,小董和宁波分店的一位朋友说起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没想到,这位朋友与小董的店长相熟,小董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就这样传到了店长的耳朵里。店长大笔一挥,直接批了15天带薪假期给小董。
“我就是个普通人,也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小董说,“我就是希望那个小姑娘能早点康复、早点出院,好好享受生活。”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