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本地街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9月19日 星期

马建红: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虽然缺乏资金和人脉,但凭着自己扎实的技术和创业热情,他在商海中不断磨练,并在漯河闯出了一片天。他就是漯河市金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红。9月15日,记者采访了马建红,了解他的创业历程。

毕业后来到漯河工作

走进马建红的办公室,记者首先看到的是屏风上“诚信赢天下”五个大字,而他的办公桌旁,也有“相约在金成 永远都真诚”几个醒目的大字。“不管是待人,还是做事,都要真诚、诚信。”马建红笑着对记者说。

今年45岁的马建红老家在南阳淅川,十几岁时他考到洛阳一所农业院校,学习食品工程专业,品学兼优的他还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同时,洛阳也是他和爱人王会真相识相恋的地方。

1995年毕业后,他和多位同学被分配到临颍县一家食品企业工作,从事技术管理的他担任车间主任一职。在工作中,他非常努力,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管理经验更加成熟,他还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先进的制作工艺和理念。

当时,漯河有不少食品企业,听说临颍来了一批食品专业的学生,于是纷纷前来寻找人才,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马建红自然成了不少企业关注的对象。1996年,面对企业给予的广阔发展前景和高薪聘请,马建红辞去了临颍的工作,带着十几位同学来到市区淞江路的一家食品公司工作。马建红主要负责技术、管理工作。在这里,马建红一干就是六七年。他带领着团队踏踏实实勤奋工作,使得公司的生产量逐年增加。

自己建厂创业

因为经营不善,2003年,马建红所在的食品公司倒闭了。身上只有几千块钱的马建红决定自己创业。2003年8月,他在淞江路租了场地,建起了金成食品饮料厂。没有多余的钱招聘员工,他就叫来两三个老家的亲戚帮忙,加上他和爱人,一共五六个人承包了食品厂的所有工作。

“刚建厂那会儿,没有人看好,因为我是外地人,在漯河没有人脉,再加上没有钱,大家都说我坚持不了多长时间。”马建红笑着说,这也更加激励他。

创业初期,从采购原料到销售,马建红和妻子都要去做。“那段日子不好过,什么苦都吃了。”马建红告诉记者,“当时妻子去采购白糖,买了两大袋装在自行车上,过桥的时候因为糖太沉走不动,她就先带着一袋糖往桥上走一段距离,再把糖放下来去拉另一袋糖,就这样把两袋糖运过桥。当时每天都是埋头干活,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妻子和员工们一起做糕点,马建红除了干活,就是出去打通销路。他看准学生对糕点的需求,就为市区一些学校的超市供货,再加上在原来的公司做过销售,他还和以前的一些客户取得了联系。就这样,在马建红的努力和坚持下,厂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与此同时,马建红也在思考,漯河有不少食品厂,自己如何才能脱颖而出,闯出一片天地呢?经过考察,他决定把目标对准中高档礼品市场,结果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产品销量大增,金成食品饮料厂成为漯河食品企业中的一匹黑马。

重视质量和信誉

随着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马建红将厂区搬到了市区金山路北段,并注册为漯河市金成食品有限公司。如今,经过多年发展,马建红的公司已成为一家集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主要生产销售马金成、马草原、江中马福森、福森丁集团、好家族五大系列食品和饮料,营销网络遍布河南、河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山西、陕西、新疆等全国十多个省区市。

马建红秉承“质量第一 信誉第一”的经营理念,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以真诚换真心。同时,他也十分注重产品创新,常常到各地去学习。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养生观念的提高,公司生产的杂粮、无糖等种类的食品越来越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今年,公司又购买了一整套全封闭无菌蛋糕生产线。”马建红向记者介绍,接下来,他还会继续做好食品的研发和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美味食品。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