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本地视点
本版新闻列表
 
2018年9月19日 星期

文化浸润心灵 邻里关系融洽
我们社区有文化 ③
燕山路社区的志愿者为居民理发。
东方社区的居民在一起唱歌。
孩子们参加马路街社区七夕活动。
人民东路号95号院居民在一起聊天。

随着社区发展日益成熟,社区文化在居民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市各个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浸润心灵,给居民、社区和社会都带来了正能量。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了解社区文化的作用。

□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A

邻里之间相处融洽

9月12日,在市区人民东路95号院居民冯振元家中,四位老邻居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地板上放着一口锅,锅里是煮熟的红薯,这是邻居丁云霞专门送来让大家品尝的。“我们都喜欢唱歌、跳舞,经常参加文化活动,大家特别熟悉。”冯振元说,邻居们不管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出手相助,平日谁家有好吃的,也会送给大家一起品尝,邻里之间相处得很融洽。

“隔着一面墙,我们是邻居,拆了这面墙,我们就是一家人。”在市区韩家巷,许多居民告诉记者,他们在一起相处30多年,互帮互助,从未出现过争吵和矛盾。“咱们社区不是一直倡导文明新风,和谐邻里嘛,我们就是要做好邻居,给晚辈们做好榜样。”居民葛顺河说。

9月11日上午,在新华街社区图书室,记者看到里面三个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书架旁放着几张大桌子,供居民们读书、学习使用。图书室靠窗的位置下,放着几台电脑。“这个图书室是开放的,只要是上班时间,居民们随时可以过来。”新华街社居委主任邓玮介绍。

不仅是新华街社区,76岁的楚全喜在东大街社区居住,平时热爱书法。社区工作人员知道后,主动邀请他闲暇时到社区的活动室练习。“我有时把写得较好的书法送给邻居们,大家都可高兴。”楚全喜说。

社区活动丰富了,不仅邻里关系和谐,还让居民们有了归属感。“以前刚搬来时,人生地不熟,后来知道社区经常有活动和公益讲座,就没事来社区转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家住双龙社区的吴先生说。

“社区文化构建了一条邻里和谐的纽带,把居民紧紧系在一起。每个人都需要文化,社区文化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沙北街道办事处书记班顺利告诉记者。

B

社区和居民亲近起来

“文化活动帮助我们走近居民,与居民打成一片。”源汇区马路街社居委主任李亚辉向记者介绍了社区文化为他们带来的作用。马路街社区经常组织各种活动,2018年暑假,他们坚持每周五下午举办“朗读者”活动,社区的孩子们参与其中,一个暑假下来,朗读了不少作品,很多孩子成了社居委的常客。

“‘朗读者’活动,不仅给社区带来了浓厚的读书氛围,也让我们和许多孩子家长成了朋友。”李亚辉说,文化活动拉近了社区和居民的距离,让他们了解了更多的居民信息,日常工作也得到了居民们的支持。以前,居民们只有遇到问题,才会到社居委咨询。现在,一些居民没事的时候,也会主动到社居委,和工作人员打个招呼,聊一聊近况。“我们的工作人员到街道巡逻,很多居民都会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和一家人一样。”

文化活动让社区和居民亲近起来,改变了部分居民对社居委的看法。一些居民成了社居委工作人员的好帮手,社居委得到了居民的信任和帮助,管理工作也更加便利。

滨河路冶金厂家属院是老街街道滨西社区的管辖范围,王玉枝就是该家属院的一名热心人。每年社居委要统计人口情况,因为很多人晚上才在家,王玉枝就主动帮忙统计,为社居委的工作人员提供方便。“有了玉枝阿姨,我们真是少操了很多心。”滨西社居委主任关广华说,很多小区热心人,都是他们在举办文化活动时发现的,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帮助。另外,社居委通过展板、宣传页等,在社区进行文明、和谐等方面的文化宣传,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现在我们到小区调解矛盾,解决问题时,居民们对我们都比较信任,我们也觉得工作开展起来顺利多了。”

社区文化的发展,让社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如今,很多社区文化氛围浓厚,居民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日渐增多。

在召陵区东方社区,四五十名社区居民自发组成艺术团,每天早上和晚上举行广场舞、太极拳表演,遇到社区举办活动,他们就会推出合唱、舞蹈等节目,为居民们送去欢乐。艺术团还经常参加市里的文化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成员们大部分已经退休,参加艺术团,一方面锻炼了身体,一方面也活跃了社区气氛,居民们都很喜欢他们的表演,现在还有不少人要加入呢。”东方社居委主任王玉芳告诉记者。

C

为社会注入正能量

在召陵区燕山路社区,身穿红马甲头戴红帽子的志愿者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周六或者周日,他们就会走进小区,为居民提供理发、磨刀、配钥匙等志愿服务。

“以前没事的时候,我就在家里待着。现在出来为大家做点事,心里特别高兴。”周先生是社区志愿者之一,每次活动,他都会带上磨刀石,为居民磨刀。

据了解,志愿者团队建设是燕山路社区文化建设重要的一环,社区专门设立志愿服务广场,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也送去精彩节目,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居民享受文化,提高素质。“有时候,我们看到这些节目,觉得特别喜欢,自己也想加入进去。”采访中,一些居民告诉记者,志愿者们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活力和快乐,感染着他们积极向上。

社区文化的发展,不仅给居民和社区带来了变化,对于一些商户,也带来了影响。受降路社区的辖区内有不少商户,对于这些商户,社居委常常会到他们的店里,进行有关诚信经营、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宣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滨河路有一家修车店,门前有块空地,按规定可以停放自行车,店主张国友常常将散乱摆放的自行车摆放整齐,还免费给市民提供充气筒。“‘门前三包’嘛,我店门前的事情,我是肯定要做好的。”张国友告诉记者。

在我市“两城同创”工作开展期间,社区文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各个社居委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形式,进行讲卫生、讲文明宣传教育。老旧小区的墙壁上画上了活泼易懂、具有教育意义的图画,不仅在视觉上给居民带来了美的享受,也对居民进行了精神教育。

社区活动是社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些社区自编自演节目,在表演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者精神等融入节目,寓教于乐,让“两城同创”工作深入人心。

受降路社区艺术团的成员自编自演的小品《我是志愿者》,受到了居民们的热烈欢迎。“社区文化的推广,给我们,也给居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坚持,让文化浸润社区,让社区更加文明、和谐。”受降路社居委主任荆海燕说。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