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读客文化出品的新版古龙《小李飞刀》套装上市,一改过去的陈旧形象,瞄准年轻群体。
20世纪80年代,香港武侠小说引入内地,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时光流逝,再次阅读古龙,依然热血澎湃。
其实,每一代青年人都一样,一读古龙,就会热血沸腾。
古龙 著 文汇出版社
读古龙 从《小李飞刀》开始
古龙(1938~1985),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武侠小说三大宗师。1985年9月21日,古龙因饮酒过多,导致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逝世于台北,享年48岁。出殡时,王羽、倪匡、林清玄等友人在他的棺材里放了49瓶酒陪葬。乔吉为他写了一副挽联:“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至今犹为人所乐道。
《小李飞刀》是古龙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集中体现了古龙武侠小说的艺术特色。很多“古龙粉”表示,没读过《小李飞刀》,就等于没读过古龙。
《小李飞刀》是古龙创作的一个小说系列,有《多情剑客无情剑》《边城浪子》《九月鹰飞》《天涯·明月·刀》,以及番外篇《飞刀,又见飞刀》。李寻欢、阿飞、林诗音、林仙儿、叶开、傅红雪、丁灵琳、荆无命、明月心、公子羽……古龙笔下的众多经典人物相继在这一系列中登场。知名作家曹正群曾评论道:“它(《小李飞刀:多情剑客无情剑》)不仅是一部阐明武学真谛的书,还是一幅写尽人间世态炎凉的人情历史画,更是一部触动社会现实、探索人生的警世名著。”此次新版《小李飞刀》的出版,帮助更多读者深入了解这些经典形象。
据介绍,读客文化今年还将推出古龙诞辰80周年纪念版《陆小凤传奇》系列、《楚留香新传》系列、《萧十一郎》系列等套装。
古龙就是“酷”的代名词
“古龙”二字,已经成为中文世界一个无法替代的文化符号。古龙是“酷”的,他的为人就像他笔下的英雄们一样,豪气干云、放浪形骸、嗜酒如命、风流倜傥。古龙活得酷,活得洒脱。他曾写过:“骑最快的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而古龙的文字更是体现了他独树一帜的“酷”。
古龙以惊人的才华,创作出《小李飞刀》《陆小凤》《楚留香》等70多部精彩绝伦的经典。这些作品中征服了一代代读者,跨越了足足半个世纪风行不衰。李寻欢、陆小凤、西门吹雪、楚留香、江小鱼、花无缺等众多人物形象,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他创造性地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古龙式武侠小说风格。
金庸先生评论说:“古龙的小说没有明确的历史背景,他用一种欧化的、现代人的想法来表达一种武侠世界,另走一条路……古龙的小说较有深度,范围比较广,想法很新。”
实至名归的语言大师
古龙有很多经典语录流传非常广,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笑得甜的女人﹐将来运气都不会太坏”……有人称其为“语言大师”。就此话题,古龙儿子叶怡宽说:“我觉得‘语言大师’这个称号,父亲名副其实,有些读者可能不知道这些语录的出处,但都可以说上两句。”
他说:“父亲写人、写情、写哲理,均有不俗的笔墨,相信读者看得越多,越能体会他文字的智慧和深刻。其实我们兄弟三人打理父亲的版权,也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替父亲‘正名’,他的作品当得起‘文学经典’这个称号。他的语录中组合出来的文字令人反复咀嚼、回味无穷,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怡宽说:“读者都知道古龙的小说并不强调武功招式、谁强谁弱,反而对人性、情感、内心部分特别重视,甚至是整本小说的主轴。我认为这就是古龙小说才有的江湖:不是打打杀杀的江湖,而是一个充满感性、有血有肉的江湖。”
万千读者怀念古龙
古龙以惊人的才华,创作出了《绝代双骄》《小李飞刀》《陆小凤》《楚留香》等70多部精彩绝伦的经典,不仅征服了一代代读者,更引发了巨大的文化浪潮——他的作品,总共被113次改编成电影,104次改编成电视剧,32次改编成游戏,14次改编成漫画,风靡整个中文世界,半个世纪风行不衰。
读古龙小说,看古龙影视剧,似乎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流传之广,几乎成为中国人的口头禅。导演王家卫、徐克、杜琪峰,作家三毛,主持人白岩松等都是古龙粉,古龙作品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