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读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9月30日 星期
史海钩沉
古诗词的体态语


□游宇明

闲来无事,喜欢翻翻古诗词。时间一长,我发现古诗词多是极富动感的。读一首诗词,就像观赏一个精美的视频。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样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看,短短的四句话中就有四个动词:思、知、登、插,像是每句诗都在行走。绵绵不绝的思念、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都在其中了。

王安石做鄞县知县时,将一个县域治理得井井有条;做参知政事,想在一个国家复制当年的改革,却弄得焦头烂额,只好辞官隐居钟山,其中的况味非局中人所能理解。他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一个“照”,两个动态词将时令与他晚年倦极思返的心情描述得十分生动,而我们也仿佛置身于花红柳绿的江南和皓月当空的水乡。

古人爱唱歌,他们的歌词在今天看来都是很好的诗。宋代的贺铸对春天极有感悟,他的《青玉案·横塘路》是这样写的:“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凌波”“目送”“飞云”“新题”,何处不是动态?不是妩媚?歌曲虽然跟世俗生活联系得很紧,但它毕竟是人的情感的折射,有时难免要跟大的、全局性的东西发生联系,所以,成败之叹、兴亡之感总是充溢其中。

古诗为什么充满了动感?这跟古人对艺术的理解有关。在古人看来,一景一物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值得我们好好与之对话。所谓“一片风景一种心情”,其实是可以互相对换的,心情固然受风景影响,而风景其实也在心情中,物我两忘、动静相融,艺术的趣味也就生发于其中了。

在古人写诗作词的年代,没有汽车、火车,没有电话、QQ、电邮、微信,没有发达的印刷业,人们写诗作文,更多的是依据个体的生活体验。古诗中的动感,决非刻意为之,而是对变化着的人生、社会的一种描述、一种表现。

我喜欢动感,在我看来,动是一切好文学的体态语。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