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人员在检查公车使用情况。本报记者 王 辉 摄
本报讯(记者 王 辉)“你们单位这个假期值班怎么安排的?今天的带班领导在哪里?”“请拿出这几天商场办购物卡的登记情况。”“节日期间,全市公车封存了多少辆?报备使用的车辆咋样监管好?”……
每逢节日必“肃纪”,驰而不息纠“四风”。国庆节期间,市纪委监察委的明察暗访行动再次开展。检查人员深入到部分党政机关、酒店、大型商场、景区等,检查是否存在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送礼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以及是否存在值班脱岗等违反工作纪律的情况。
10月1日上午8点多,检查组第一站来到了市公务用车服务中心,打开全市公务用车监督管理平台,从平台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全市500多辆公务用车的情况:车封没封、跑没跑,都能查得到。
“这500多辆公务用车都安装有GPS定位系统,行驶到哪儿都能看得到!”市公务用车服务中心的值班人员说。
“这辆公务用车,怎么跑到召陵区老窝镇的一个村里了?”检查组发现了一辆公务用车的行驶轨迹有点“不对劲”。
“这是某某单位的公务用车,包村禁烧的人员开车到村里巡查禁烧情况,已经报备过了。”值班人员说。
“走,我们去村里看看。”检查组决定“刨根问底”,立即驱车到村里。当看到那辆公务用车的确停在田间地头,禁烧人员也在值守时,检查人员这才放心。
随后,检查人员又来到召陵区财政局,直奔办公室,敲开门时,看到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埋头工作。“你好,请问你们单位今天的值班领导在吗?”检查人员询问。
几分钟后,值班领导从二楼下来,表示该单位在国庆期间列有值班表,并注明“值班员必须坚守岗位,及时处理各项事宜”等内容。
这边检查完,检查组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源汇区,深入几家单位,不打招呼、敲门便进,查值班状态,到停车场查是否违规使用公车。
“国庆期间,工作纪律也是只能严不能松,按照要求,按时到岗,履行好假期值班制度。”被检查的几家单位值班人员说。
“严禁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严禁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这也是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节前向广大党员干部打的“预防针”。“预防针”效果如何?检查组又来到一家大型商场,实地查看办理购物卡的单据和明细,对一些疑似问题进行梳理和排查。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没有“静默期”,铁面纠正“四风”容不得歇口气。面上的“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仍不容忽视。尤其是我市正在严查“帮圈文化”,严禁党员干部违规参与各类“酒局圈”、出入私人会所、到隐蔽场所违规吃喝的禁令,更是带电的“高压线”,检查组对此类问题的检查更是细之又细。
“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节日期间的明察暗访主要是为了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强化自我约束,坚决做到令行禁止,过一个风清气正的节日。”检查结束时,市纪委监察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有关负责人说。
检查时,记者也听到了一些群众的感受:“洁不洁,看过节。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几年了,经过持续治理,歪风邪气得到有效遏制,节日风气焕然一新,廉洁过节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