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国内·国际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0月26日 星期

“抗癌厨房”共享15年不熄火
六旬夫妇在医院旁开设简易小灶,病人家属可借火炒菜
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

江西省肿瘤医院旁边,一条灰暗老旧的巷子通往城中村。每天凌晨五点至晚上八点,近20个煤炉在这条3.5米宽的过道中熊熊燃烧,翻炒出天南地北的口味。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共享厨房,基本款炊具都已齐备,几百号人拎着食材和作料来此轮番掌勺。由于烹制的都是肿瘤医院的病号饭,也有人称它为“抗癌厨房”。

15年间,做菜的人来来往往,炒菜的锅灶也换了几回,这些炉火却风雨无阻地燃着,成为“生死关头”一团顽强的烟火气。

借火炒菜

催生了老两口的共享厨房

这个露天厨房的经营者,是一对六旬的南昌夫妇。丈夫万佐成今年65岁,老伴熊庚香比他小两岁。2003年,两人将早点摊搬到了肿瘤医院旁边的石泉村,升起一个煤炉,售卖现炸的油条、麻圆。

有一天,一个患者家属怯生生走过来,希望借火给家人炒个菜,万佐成欣然应允,他觉得炸完油条,火还燃着,不用也是浪费,患者家属却千恩万谢。

后来,万佐成夫妇的善举传开,来借火炒菜的人越来越多。两口子一商量,索性就自购了一批锅灶,把经营共享厨房当成了事业。

15年风霜

借火价格从5毛变成1块

这个事业并不能带来赢利。一开始,万佐成不收费,后来蜂窝煤烧得多了,为了维持基本开支,才尝试炒一道菜收5毛钱。15年来,他们在城中村的房租从几百元涨到2000多元;借火的价格从5毛变成了1块,煲一锅汤收2块,用水不另收费。算下来,每个月收支基本相抵。

在外人看来,是白忙活了,不过在万佐成夫妇心中,他们与这些顾客是互相给予、互相温暖。经营抗癌厨房,阅尽人间事,经济上的得失就看淡了。

万佐成与熊庚香育有两女一子,儿子曾经卧病多年,这让老两口对他们的主顾很能感同身受。如今,女儿女婿都有了好事业,儿媳妇很孝顺,孙子孙女也陆续成人。然而,万佐成夫妇并不甘于“享清福”,仍是365天守在这条小巷中,添煤洗锅,忙个不停。

万佐成说:“能帮助人,我们心里高兴。我和老伴儿会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据《南方都市报》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