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立和吕月芳在店里忙碌。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10月28日下午,在市区漓江路与纺织路交叉口附近中国移动社区服务站漓江手机城,柜台内摆放着各种型号的手机,挂着琳琅满目的手机配件,一面柜台前上方,摆放着“诚信代办商”“十佳经销商”“优秀经销商”等奖牌和奖杯。柜台前,店主彭志立正热情招呼着上门的顾客,而妻子吕月芳则忙着和顾客联系办理业务。
夫妻下海创业
“今天周末,店里的员工休息了,就我俩在这里,比较忙。”彭志立说,他和妻子在创业路上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才有了今天的生活,这中间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不管怎样,心中的创业梦想从未放弃。回首走过的艰难历程,夫妻俩更加坚信所有的成功都源于心底的那份坚持。
提起创业历程,夫妻俩很感慨。原本,夫妻俩是我市一家企业的职工,随着企业效益下滑,两人商量着趁着年轻做点什么,为未来奋斗。2001年,吕月芳下海经商,卖衣服、卖鞋……她尝试着独自做一些小生意,直到一位在移动公司工作的亲戚建议她开一家移动专营店。2002年,吕月芳在漓江路开了一家小门店。
“当时店很小,主要就是办理移动卡,卖话费充值卡。”吕月芳说,小店的开张为附近的移动用户带来了方便,再加上她的热情,对顾客真诚、实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这时,他们的女儿刚刚一岁多,彭志立还在企业上班,而吕月芳每天独自带着女儿在店里。顾客多的时候,她一边忙着为顾客办业务,一边瞅着扶柜台学走路的女儿。
看到妻子带着女儿在店里忙碌,还在企业上班的彭志立很是心疼。2005年,他也选择了辞职,来到店里和妻子共同经营。
创业路上多辛苦
随着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夫妻俩又在东方大市场附近开了一家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店,扩大业务范围,并招了几名员工。经过几年发展,两人陆续增开了三家店。
对业务比较熟悉的吕月芳承担起了店里的对外业务,她到周边市郊和乡镇,推销手机和手机卡,而彭志立则主要负责几家店里的事务,有时间还跟着修理师傅学习修手机。
“我记得那时候我家刚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冬天下雪的时候,我穿上羽绒服,头上裹上围巾,骑着电动车去送卡,等回来的时候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手脚都冻得冰凉。”提起那段时间,吕月芳说,为了做好这份事业,两个人都在努力打拼。
但是由于当时盲目扩张,再加上管理跟不上,最终,有三家店关门停业了。彭志立和吕月芳查找原因,吸取教训,重新定位,剩下的两家店又逐渐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真诚赢得顾客信赖
记者在采访时,一位老人来到店里。原来,老人的手机有一个按键不太灵,想修一修。彭志立打开手机检查进行了简单修理后,将手机交还给老人,老人看到手机修好了,就要掏钱。“小毛病,不收钱。”彭志立对老人说。老人连连道谢。
“顾客的手机只是有点小问题,能帮忙解决就帮忙解决了。”彭志立说,正是因为他们夫妻俩的实在、真诚,赢得了顾客的信赖。
“今年,我们的店从衡山路搬到了这里,有一些老顾客还是会找到这里办业务。”彭志立对记者说,近年来,两家店的生意稳定,夫妻俩除了照顾上学的女儿,还会抽出一些时间做公益,一有时间就会到爱心粥屋帮忙,送去油、菜、面等食材,还到福利院给那里的孩子献爱心。
“我平时经常跑步,跑步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磨炼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且,跑步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这跟创业一样,需要努力超越自己,需要不断坚持,正因为有了这份坚持,我才能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梦想。”彭志立说,“不要羡慕别人的成功,其实自己奋斗的背影也是别人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