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读书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1月1日 星期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大师陨落,从此世间再无江湖
华语文坛传奇泰斗金庸去世,享年94岁

1924年出生的金庸著有《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鹿鼎记》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其小说屡被翻拍为影视作品,享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赞誉。

除了武侠小说的成就,金庸还是知名报人、社会活动家。2001年,国际天文学会将一颗由北京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金庸”星。2017年,香港文化博物馆开设常设展馆“金庸馆”。

金庸的突然离世引起极大反响,很多武侠迷、影迷发文悼念,有网友称“大师陨落,从此世间再无江湖”。

1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求学时曾遭两次开除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生于浙江海宁,1948年移居香港,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与黄霑、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金庸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海宁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进入近现代,査家还出现过实业家査济民,教育家査良钊,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诗人查良铮(穆旦)。

而金庸族谱旁系姻亲关系中,也有很多大家熟悉的名字,比如:徐志摩——金庸的表哥;蒋百里——金庸的姑父;琼瑶——金庸的表外甥女。

在书香环境的熏陶下,金庸度过了安逸的童年时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3岁的金庸随学校南下,开始了千里跋涉的流亡之旅。由安至危、由富到困,但金庸没有在战乱的颠沛流离中颓丧。

15岁的时候,金庸和两位同学一起合作,编了一本《献给投考初中者》。这个书做得很成功,让他们赚了很多钱。

有人说,金庸是最会赚钱的文人侠客,这一点,金庸在中学时候就已颇显锋芒。而看起来温和宽厚的金庸,年少时性格也有十分狷狂的一面。上高中期间,因不满学校的某些行为,他写文讽刺过训导主任,因而被勒令退学;在大学时,他也与训导长争辩过,结果便是遭遇了平生第二次开除。

2

从查良镛到金庸,创造一个个经典侠义江湖

求学期间的他,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外交官。但因历史原因,他跟外交官的梦想擦肩而过。

命运把他带进了人生的另一个方向。1946年秋天,《大公报》刊登启事: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三名国际电讯编辑。金庸凭借自己的才华被千里挑一,进入上海《大公报》。1948年,《大公报》香港版复刊,查良镛被派到香港工作。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金庸开始武侠小说的创作,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

1955年,《大公报》下一个晚报有个武侠小说写得很成功的年轻人,和金庸是同事,名叫梁羽生。那年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即将完结,而他的创作又到了疲惫期,于是,报纸总编辑邀请金庸将武侠小说继续写下去。

虽然此前从未写过小说,但凭借他对武侠小说的了解与喜爱,金庸还是答应接替梁羽生的任务。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镛字拆开,做了一个笔名,《书剑恩仇录》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侠作品,作品一炮而红。

此书成功之后,金庸又在短短的几年内创作了《碧血剑》《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等作品,一时间风靡全港。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

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一家杂志开始连载《射雕英雄传》,金庸的武侠小说正式进入内地,并受到极大欢迎。时至今日,即便你不曾看过他的原著,由其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部经典影视剧可能也是陪伴你成长的一个标志。

金庸的读者遍及全球,被喻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1972年,《鹿鼎记》连载结束,金庸宣布封笔时,不少读者为之遗憾。

3

杰出报人,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

武侠小说大家或许是金庸享誉最盛的身份,但报人的标签在金庸的一生中也不可磨灭。

1948年,《大公报》将其派入香港时,金庸只有24岁。当时,香港与上海相比并不发达,但金庸说:“我一生很喜欢冒险,过一点新奇的生活。”

1959年,35岁的金庸创办《明报》,便是看不惯《大公报》所报道的“虚假事实”。他说:“我办《明报》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

他的社评文章,高峰期每日一篇,他的武侠小说,几乎也是以日更的节奏推进,数十年间无间断。

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奠定此生基业,30年时间,金庸将《明报》塑造成香港极具影响力的报纸。

金庸一生经历极其丰富。1972年封笔;1989年卸任《明报》社长职务;20世纪90年代将《明报》集团卖给商人,退出商界;2007年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职务……在完成了一次次谢幕后,这次,他真的退出江湖了。

儿女情长今犹在,江湖侠骨已无多。据《北京青年报》

■延伸阅读

这15部小说 哪部陪你长大

金庸生前所著小说一共15部,如果将这些小说名字的第一个字连接起来,成功成了一副对联,那就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分别是《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再加上《越女剑》,刚好是15部小说。

《射雕英雄传》 翻拍次数最多

金庸被誉为武侠小说的“武林泰斗”,他的武侠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的数量之巨,版本之多,恐怕在全世界的小说家中都找不出第二人,而翻拍数量最多的就是《射雕英雄传》,从1958年开始,一共被十次改编成影视剧。最新的消息,徐克执导的《神雕侠侣三部曲》电影开始海选演员,可以预测,随着金庸驾鹤仙去后,国内影视圈还会掀起新一轮对其小说改编的热潮。

■相关链接

别金庸:游侠传有家国情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副并不工整的对联,浓缩了14部武侠经典,营造了千秋家国英雄梦。94岁高龄的金庸先生在香港辞世,“金大侠”与我们就此别过。

金庸小说,首先是一章中国当代文学史。从首部作品问世算起,60余年间,它们光大了中国通俗文学的传统,成为全球华语文学的一张名片。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华人群体,就必然有金庸的读者。华人相聚,不问家乡,不分职业,哪怕素昧平生,纵使政见不同,只要提起金庸的作品,就会心生惺惺相惜之念。

金庸小说,也是一章传统文化的回归史。在他的笔下,既有家乡海宁的夜半潮声,也有负笈地衢州的烂柯对局,从白山黑水到苍山洱海,从天山塞北到巴蜀台海,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尽收卷中,读之者无不为中华文化之精、山川之美而心驰神往。

金庸小说,还是一章民族心性的启蒙史。少年心,英雄梦。随着金庸走笔如龙,历史事迹、稗官掌故信手拈来,虚构角色与真实人物穿插在文本之中,传递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气概,在年少的心胸中播下浩然正气的种子。

金庸小说,更是一章中国文化开放史。40年前,大门初启,伴随同题材改编的影视剧作品,金庸小说开始进入祖国内地。不少读者也因此首次知道了香江流淌着与长江、黄河一样的炎黄血脉,对“东方之珠”更生亲近之感。而一些外国读者从武侠文化入手,对中华文化兴趣也日益浓厚。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又沐浴了全球文化交流的风尚,从某种意义上讲,金庸和他的作品既推动了大中华文化圈的交融互鉴,又是这段交融互鉴历史的见证者,也同样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叶书简。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金庸和他的作品真正感染我们的,是鼓荡其中的浩然正气、家国情怀。它来自中国的文化血脉,给国人以文化的温暖。文学的天空星斗明灭,人间的豪情驰骋纵横。据新华社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