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S238两边大树很少,多是一些矮小的景观树。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辉
实 习 生 朱星熔
“我们漯河是‘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却呈现下降趋势,全市林业部门是否担当尽责了?”“近年来,在我市一些地方砍大树种小树,偏重造景,忽视造林,晒到痛时恨树少,这些问题,林业部门如何破解?”
林业生态在助力乡村振兴、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11月2日上午,在“铁面问责 直面整改”活动现场,一个个火辣问题抛出,直指当前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的短板和不足。
重点防护林建设推进缓慢
“今年我市的重点防护林建设推进缓慢,市委领导也对这项工作多次批示,提出过批评,市林业局也多次进行督导检查,但多是流于形式,工作压力传导得还不足。为什么会存在这种问题?”现场主持人问。
市林业局造林绿化与产业发展科科长董秋彪说,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城市周围广泛造林,大面积修复防护林带,形成密集的城市防护林带,并将任务下达至各区政府和功能区,纳入到政府目标管理当中。由于对这项工作存在督导指导不力、技术指导不到位,造成6项重点防护林建设任务未能在春季造林过程中完成。现在要抓住冬季造林时机,争取完成任务。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建议启动问责程序。
森林覆盖率下降趋势如何扭转
近年来,我市造林速度追赶不上资源消耗速度,森林覆盖率呈下降趋势。2007年我市森林覆盖率为8.25%,2015年林地变更调查数据为6.48%,指标在全省落后。这种被动局面如何扭转?
市林业局调研员李军学说,当前我市森林覆盖率偏低的问题确实存在。林业部门正研究制定“绿满漯河”三年行动计划和《漯河市林业生态建设奖补办法》。今后要多造林、管好林,通过三年努力将我市森林覆盖率提升到10%左右。
热衷造景忽视造林
道路两侧生态廊道少
“近两年来,我市对一些省道进行了加宽改造,路边树木被砍伐,大夏天骑个车晒死人,缺少一道林业景观。”有群众提出,我市省道、县道和乡道两侧缺少生态廊道,种的都是低矮的花卉景观,大树少、林少,存在“热衷造景、忽视造林”的问题。
怎样构建我市的省道、县乡道路的绿色生态廊道?董秋彪说,近年来,我市在道路升级改造后,没能及时进行更新造林。同时,还存在伐了大树栽上小树的现象,偏重于造景,缺少高大乔木。针对这些问题,在谋划“绿满漯河”三年行动中,已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对不同等级的道路提出了不同的建设标准和苗木标准,力争用三年的时间,提升我市生态廊道建设水平。
申请伐树迟迟不批为哪般?
有群众反映,他们承包的路沿沟边所种的杨树、桐树等已经栽种十几年,到了采伐期,但申请采伐迟迟得不到审批。树也不长了,还容易生病,经济价值增加很少,群众还要交承包费用,这些问题咋解决?
“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我们也收到了群众反映。”市林业局资源管理与政策法规科科长张玉霞说,办理林木采伐证是在县区林业主管部门。市林业局将加大协调力度,指导县区合理安排采伐指标,对符合采伐条件的申请,督促县区依法依规优先办理,切实保证群众合法权益,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既能种树也能合法伐树。
打击盗伐 雷声大雨点小
森林公安是我市生态林业的“守护神”,肩负着打击盗伐树木的重任。有群众反映,我市农村盗伐树木的情况严重,可是森林公安打击时雷声大雨点小。
经查,去年以来,还有52起行政处罚未结案。另外,市森林公安局接处警登记本显示,今年以来,有十几起群众报案没有处理结果。“有时候打了举报电话,等森林公安民警赶来,偷伐人早跑了,树也被砍伐运走了。”有举报人反映,有一次他刚报过警,发现偷砍伐者接了个电话后匆忙撤离现场。
市森林公安局副局长邵卫军说,当前执法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一些案发地在农村,地点偏僻,民警赶到后取证困难,加上一些案件中的林权不清,造成无法结案。破案仍以传统手段为主,导致一些案件侦破进展缓慢。
“现在农业部门有现代科技手段‘蓝天卫士’(安装在田间地头的多个电子眼),能监控到农村的每一条道路,你们在侦破案件时能不能用用‘蓝天卫士’?另外,现在不少农村道路都安装有高清摄像头,砍伐树木声响大,很容易被发现,你们怎么会发现不了?”主持人问。
邵卫军说,下一步将主动与农业部门对接,争取利用“蓝天卫士”视频监控系统和道路摄像头查找线索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