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之后,苦于没有下饭综艺节目的“饕客”们有福了,他们终于等来了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这部作品有望成为今年最成功的美食纪录片。
《风味人间》第一期上线三天,播放量破两亿,豆瓣评分9.4,比《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还高出0.1。导演陈晓卿、解说李立宏、音乐人阿鲲,这三个人在一起,就是标准的“下饭”配置。
地域范围扩展到全球
《风味人间》全片共8集,历时四年精心准备。虽然同样是讲述以美食为线索的人文故事,但与《舌尖》着眼于中国传统美食不同,《风味人间》把地域范围扩展到了全球。
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并勾勒出恢宏的中华美食地图,从美食中折射出中国人民族个性的侧面。《风味人间》关注更加宏大的美食世界,触及更广泛人群的美食情结,在美食纪录片领域树立了全新的标杆。
镜头极尽宏大与壮阔
在已经播出的第一集中,节目一如既往用了远景+特写的拍摄方式——对于山川湖海等地理景色,镜头极尽宏大与壮阔。绿色的梯田、周边环绕着雾气。铺满白雪的大地和天边的碧海、云层连成一片。群山环绕间、迁徙的羊群徐徐前进。紧接着,刚煮好的阿勒泰大尾羊,肥瘦相间的羊肉上冒着油花,炖煮的清水也变成了乳白色的汤汁。看一眼,就觉得鲜嫩弹牙。《风味人间》第二集“落地生根”,主要讲述食材在历史长河中“漂洋过海”的旅程。在第二集中出现的澳门经典美食“非洲鸡”,就是这样一场多地域食材的“相逢”。鸡肉搭配10种以上的配料进行一整天的腌制,而酱料的制作则汇聚地中海到好望角、印度洋到东南亚的食材,最终融汇成为澳门的独特菜系。多种香料的滋味与鸡肉进行碰撞,浓郁入味,极致挑逗观众的味蕾。
记录一段重要的历史
《风味人间》记录下了一段重要的历史,完整展现了传统镖鱼的过程,如果不是因为这部纪录片,很多人都很难知道,鲜美的旗鱼与一项传统技艺的关系。导演陈晓卿说过一句话:“不是我们赋予食物文化,而是食物本身就自带文化。”人情冷暖、风俗文化从来都不是人们刻意添加在食物中的。这正是《风味人间》的独特,也是陈晓卿想要告诉观众,我们通过美食纪录片还能看到什么。食物离不开人,离不开造就人的历史与文化,只有耐心地去追本溯源,探索食物背后的情感,才能真正对无论是人还是历史提供一种看法。
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