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院内道路坑洼不平。
改造后,院内道路平坦整洁。
□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近日,市区人民东路95号院的居民十分开心,他们院内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本坑洼不平的路面变得平坦整洁,常常堵塞的下水道变得畅通,院内的空地上安装着各种健身器材……小区的改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让他们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舒适。11月15日,记者走进95号院,对此进行了采访。
老旧小区“毛病多”
当天,在人民东路95号院,记者看到院里所有的地面都是水泥路,平坦、宽敞。院内东北角的空地处,安装着许多健身器材,一些孩子在健身器材旁玩耍,清脆的笑声不时在院内响起。在此不远处,一位老人身边围坐着几位居民,正在一起说着过去的故事。这位老人叫刘莲,今年85岁,在人民东路95号院已经居住了30多年。刘莲告诉记者,95号院建于1985年,是当时配备比较齐全的小区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以前的住户已经搬走,小区环境也逐渐变得脏、乱、差,居住质量也越来越低。
说起小区以前的情形,一旁的居民也打开了话匣子,他们告诉记者,以前每到下雨天,路面上三四天都是湿漉漉的;下水道窨井盖残缺不全;院内没有路灯,居民晚上出行不便。
“院里环境不整洁,我们住着也不舒心,有时候到其他小区,看到人家小区又漂亮又干净,我们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一些居民说,虽然他们也想改变小区的状况,无奈小区改造不是小事,不仅需要人力,更需要资金,因此事情一拖再拖,一直没有改观。
今年10月,经过多方协商,翟庄街道东方社区对人民东路95号院进行了改造,硬化道路近4千平方米,改造下水道长度506米,改造自来水管道700米,安装路灯25盏,对空中线缆进行了整治等。改造后的小区,路面平整、下水道通畅、窨井盖全部换新、空中线缆排列整齐,整个小区宽敞明亮,整洁干净。
居民告别烦心事
小区改造后,在环境、安全方面得到了改善,同时也给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带来了更多便利。“别的不说,我家老太太现在能自己一个人在院里走走了。”居民王先生说,他的母亲年事已高,腿脚不利索,以前院内路面不平,他母亲到院内活动,一定要有人跟在身后看着,防止他母亲摔跤。如今,他母亲再到院内活动,他们就没有这种担忧了。
95号院建成时间较长,居民家的自来水管老化严重,夏季用水量大,院内常出现管道漏水的情况,偶尔还出现管道裂开的状况,看着白花花的自来水被浪费,大家都觉得可惜,小区改造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一位居民表示,以前她们家门口的水管常漏水,导致地面上生长了一片绿色的苔藓,每次从这儿过,都得特别小心,尤其是冬天,更得注意,现在好了,再也不用为这件事烦心了。
改造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将小区的大门进行了拓宽。“以前大门太窄,车辆来回通行特别不方便,宽点的车子都是贴着墙进来的,一不小心就会剐蹭,一些新手司机都不敢开车进大门。”居民丁云霞说,“大门拓宽以后,车辆再从这儿过,两侧都留有不少空间,方便多了。”
“小区改造后,居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互相监督,谁要是有不文明的行为,大家都会上前劝阻。”东方社居委主任王玉芳说,目前,小区改造还在进行中,他们会从更细处,对小区的环境进行改善,让居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