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播报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

《善良的天使》聚焦中美百姓故事
奥斯卡获奖纪录片导演新作,呼吁倾听善良的声音
导演柯文思

两次获得奥斯卡奖的英国导演柯文思历时四年,制作完成了纪录片作品《善良的天使》,他将目光对准了中美两国关系,围绕着这条主线,该片选择从不同视角及层面出发,为观众构建出一个立体且包容的中美关系探讨。

以基辛格博士回忆“改变世界的一周”开场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被媒体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也是在那次访问中,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对周恩来总理说,他觉得他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国度。而周恩来的回答是:“中国有什么神秘的呢?我们有9亿人,但是并不神秘啊。如果我们能增进对彼此的了解,这种神秘感就会消失。”纪录片《善良的天使》以基辛格博士的这段回忆作为开场。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美关系都是不断被讨论的话题。而导演柯文思在影片中则选择尝试“一种更随和,更带有逸闻趣事的讲故事方式”来呈现中美两国的关系。他希望《善良的天使》是一部可以提倡两国进行更多对话的影片。

以跨越文化的普通人的故事为表现主体

影片采访到基辛格博士这样的政要、学者,还有美国前国务卿詹姆士·贝克、玛德琳·奥尔布赖特,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中国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经济学家成思危,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董建华等政界、商界领袖的观点,另外也倾听了更多普通的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声音,展现了他们被中美关系影响到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看法。

记者了解到,该片跨越四大洲拍摄,记录了那些跨越中美地理上的距离及各方面的差异、努力试图搭建中美友谊桥梁的人们的故事:一位在中国学校教英语和橄榄球并在中国找到真爱的美国退役海军陆战队士兵;一位将中国珠算带到美国的珠算大师;一位在艾奥瓦州马斯卡廷自己掏钱建立“中美友谊屋”的中国企业家……在我们忽略的地方,中美两国的普通人以他们的方式沟通着彼此陌生而又息息相关的世界。

导演起初是不想接拍这部纪录片的

作为一个英国人,柯文思对中国并不了解,最初受邀拍这个片子时是拒绝的,“20世纪80年代我就来中国尝试拍关于中国的影片,但出于各种原因都没非常成功。”直到制片人韩轶加入之后,一切都开始顺利起来。不同于其他同题材纪录片,导演柯文思以一种更亲近普通民众生活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中美关系。他表示,想采取一种跟西方主流媒体不一样的选题,也不想做成一部满是政治人物访谈或是充满了逻辑性分析以及数据罗列的教育纪录片。

他表示,《善良的天使》拍摄的目的是呼吁中美双方倾听善良的天使的声音,“中美两方有很多不同,但也有很多相同的,可以舍弃不同的地方,在相同的地方产生更多的合作共鸣。”

晚综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