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本地亲子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

千万不要和孩子动粗


□文奇

那年,儿子高考后选择去外地复读。在这个以严格著称的高中,儿子刚开学的时候显然很不适应。上一次因为宿舍成员集体违反纪律,他被“遣送”回来,休整了一周。这还不到一个月,又打电话说要请假两天。理由也很有“充分”——天天考试,对他这个中下等学生不利,刚刚周测过,他状态不好,再考也考不好,想提前休息。

我生气地说:“怎么说也把月测考完吧,因为月测后接着要大休两天呢!”可妻子给我分析了情况,认为既然他不想学习,多休息两天也可以。

我们权衡再三,同意了他的要求。

面对“逃”回来的儿子,我心里很矛盾,一方面心痛和爱怜他;另一方面又担心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高四”,别人都在拼命学习,他倒好,动不动就请假。开始的时候,我和妻子还相互提醒,多鼓励、不责备,可看到他仍然不思进取的样子,我就来气。

终于,这天临出门前,我和儿子吵了起来。气急之下,我就动粗口骂了他。没想到他一个劲地顶嘴,我恼怒至极,举手想揍他,可迟疑了一下,没有动手,妻子赶快把我们推开,并把我推出门去……

后来,我读到一些文章,由于家长和孩子的冲突升级,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触目惊心,其中不乏名人名师的家庭成员,我庆幸,我这一只巴掌,虽然怒举但最终没有落下去。如果当年我动了手,我们父子可能会“开战”,还会反目成仇,儿子还会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考入理想的大学吗?

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这句话用到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也是一样。如果和孩子发生冲突时,请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和孩子动粗,更不能打骂。因为和孩子动粗,只会导致矛盾升级,轻则对年幼的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养成同样骂人的不良习惯;重则会引起叛逆期孩子的对抗、离家出走等难以预料的家庭悲剧。只有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尝试多沟通,效果会更好。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您有哪些真实的感悟或体会,都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联系我们。来稿请发至邮箱276339389@qq.com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