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摄像机、电视盒子、智能打印机……如今我们身边充斥着许多智能设备,但这些设备大多存在安全隐患。360安全大脑对50余个品牌近200种不同机型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与分析,发布了《典型IoT设备网络安全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一些常见漏洞可轻易导致IoT设备丧失控制权,任人摆布,其中摄像头成为“最不安全设备”。
智能摄像头是最不安全的设备
智能摄像机就像眼睛,这个眼睛已经应用于家庭、公共服务等多领域,其漏洞一旦被利用,这个眼睛过去记录的影像就会被窃取,还可能被用来观察隐私和公共环境,或引发重大安全风险。
报告显示,在智能摄像机存在的漏洞中,远程弱口令漏洞占比最高,为91.7%。“远程服务”是智能网联设备的“标配”,例如远程查看摄像头画面,要使用“远程服务”就需要合法的账号登录设备,系统往往预设了远程弱口令,如果用户不修改,则极易被黑客破解,继而丧失设备控制权限。
报告显示,五分之一的摄像头存在漏洞,包括远程弱口令漏洞、预置后门漏洞和敏感信息泄露漏洞等。
打印机和电视盒子或带来机密泄露
在企业的日常工作场景中,远程传输文件进行打印是再熟悉不过的行为。如果打印机管理员疏于修改打印机出厂设置的远程服务弱口令,可能引发商业机密的泄露。
在电视盒子暴露的漏洞中,敏感信息泄露漏洞占比高达92.7%,远超其他类型漏洞。该漏洞主要由敏感数据存储未加密、采用明文传输等原因导致。利用这些漏洞,攻击者能远程查看用户电视设备播放的节目列表、历史记录,甚至造成用户的视频网站账号密码泄露。
另外,路由器和智能音箱在家庭智能设备中的地位在日渐增强,他们的安全性将涉及家中的更多设备。
在传统的网络家庭环境中,路由器的作用仅仅是一个网络接入设备,其在安全中的重要性远不如终端设备本身。但在IoT(物联网)时代会有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设备接入网络,而这些设备与网络相连的入口都是路由器。
同时,智能音箱作为家用智能硬件的“中控台”,地位也尤为重要。一旦“入口”和“中控”被击破,将祸及家庭或公共场景内所有的智能设备。而智能摄像机由于使用场景多、用户基数大,不但涉及用户信息,还涉及声音、画面等用户隐私,也是未来安全预警的重要方面。
弱密码和使用默认密码是重大安全隐患
报告显示,用户的不安全使用行为包含不修改默认密码、设置弱密码、不升级打补丁、安装过多插件等。
密码方面,用户使用弱密码或使用默认密码,是重大的安全隐患之一。常见的默认密码为admin、password、12345678等,常见的弱密码如姓名、生日等,较容易被破解。360安全大脑提醒广大用户及时修改密码,设置复杂密码。
定期升级系统或给漏洞打补丁,是确保IoT设备安全性的重要举措。此外,用户还需谨慎安装插件。安装插件可为智能硬件设备提供丰富的扩展功能。以智能路由器为例,目前市面上提供的路由器插件包括宽带提速、游戏加速、屏蔽广告、自动登录、恶意入侵拦截、虚拟内存、主题美化、远程下载等,甚至还包括购物平台及智能家居平台。从IoT安全层面看,每增加了一个插件,就相当于增加一个入口,如果插件中存在漏洞,则可能“因小失大”。
此外,厂商能否为IoT设备设置高强度的出厂密码,同样关乎IoT设备安全。
360安全大脑根据安全大数据分析保守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IoT设备安全性,2019年,IoT设备漏洞将以28.6%的速度增长,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据新华网